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
三月十六日(1),前乡贡进(2)士韩愈,谨再(3)拜言相公阁下:
三月十六日,前科乡贡进士韩愈,谨向宰相阁下再次叩拜进言:
愈闻周公之(23)为辅相(1),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2),三吐其哺(3);方一沐(4),三握其发。当是时,天下之(23)贤才,皆以举用;奸邪谗佞欺负(5)之(23)徒,皆以除去(22);四海皆已无虞(6);九夷八蛮(7)之(23)在荒服(8)之(23)外者,皆以宾贡(9);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23)妖,皆已销息;天下之(23)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23)具(10),皆已修理(11);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23)物,风雨霜露之(23)所霑被(12)者,皆已得宜;休徵嘉瑞(13),麟凤龟龙之(23)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23)才,凭叔父之(23)亲(14),其所辅理承化(15)之(23)功,又尽章章(16)如是。其所求进(21)见之(23)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24)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17)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23)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23),如此其急,唯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23)意,不得于天下之(23)心。如周公之(23)心,设使(18)其时辅理承化(15)之(23)功,未尽章章(16)如是,而非圣人之(23)才,而无叔父之(23)亲(14),则将不暇食与沐(4)矣,岂特(19)吐哺(3)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20)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23)德,而称周公之(23)功不衰。
我听说,周公担任辅佐君王的宰相时。他为了要急切地接见那些贤德之士,以致吃一餐饭的时间里,好几次吐出口中的饭菜,洗一次头,要好几次用手握住自己的头发。就在那个时候,天下的贤才,都已经被选拔任用了,奸诈邪恶、好进谗言、巧言献媚、欺上负恩之类的坏人,都已经清除出去了;四海之内都已经太平无事了:九夷、八蛮等居住在边远地区的部族也都来朝见进贡:天灾和那些不可预知的变故,以及昆虫草木的反常现象,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天下的所谓礼仪、音乐、刑法、政令等教化工具,都已经完备了;人们的风俗习惯都已经趋于朴实淳厚了;那些靠着风雨霜露的润泽才得以繁衍生长的动植物都已经是各得其所了;吉祥的徵兆,如麒麟、凤凰、灵龟、神龙之类的事物也尽皆出现了。而周公以他圣人的才智,凭借着身为天子叔父的至亲关系,他所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秉承先王德治、教化百姓的功绩又都是如此卓越显著。那些请求进见周公的人,难道还有比周公更加贤能的吗?不仅仅是不能比周公更加贤能,他们中难道还有能够比当时周公手下各种各样办理具体事务的官吏们更加贤能的吗?难道他们还有什么谋略主张能够对周公的教化有所补益吗?然而周然而周公求贤还是如此之急切,唯恐自己的耳朵眼睛还有没听到没看到的,思虑有没涉及的地方,从而辜负了周成王托付他辅助治国的一番心意,得不到天下百姓的拥护。像周公这样的用心,假设他当时辅佐治理、秉承先王德治教化的功绩没有如此卓越显著,而他也没有圣人的才智,没有作为君王叔叔的至亲关系,那么,恐怕连吃饭、洗头的功夫都没有了,难道只是止于“吐哺握发”吗?正因为如此,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不断地在歌颂成王的德行,而称道周公的功绩啊!
今阁下为辅相(1)亦近耳。天下之(18)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3)之(18)徒,岂尽除去(17)?四海岂尽无虞(4)?九夷八蛮(5)之(18)在荒服(6)之(18)外者,岂尽宾贡(7)?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18)妖,岂尽销息?天下之(18)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18)具(8),岂尽修理(9)?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18)物,风雨霜露之(18)所霑被(10)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18)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15)见之(18)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11),岂尽出其下(12)哉?其所称说(13),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2)握发,亦宜引(14)而进(15)之(18),察其所以而去(17)就(16)之(18),不宜默默而已也。
如今阁下做宰相也还不久,身份与周公也相近了。天下的贤才,难道都已荐举任用了吗?奸诈邪恶、好进谗言、巧言谄媚、欺君负恩这样的人,难道都已清除乾净了吗?四海之内难道都已太平无事了吗?各方荒远地区的异族,难道都已经朝贡了吗?天灾时祸、昆虫草木的怪异现象,难道都已绝迹了?天下的所谓礼仪、音乐、刑法、政令等进行教化的工具,难道都已完备了吗?社会风气习俗,难道都已朴实淳厚了吗?受风雨霜露滋养的动植物,难道都已得到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吗?吉祥的徵兆,诸如麒麟、凤凰、灵龟、神龙之类,难道都已出现了吗?那些请求进见的人,虽然算不上理想中的德才兼备,但是和执掌各方面政务的百官们相比较。难道他们全都在百官之下吗?他们所提出的、写出的议论。难道对朝廷一点补益也没有吗?今天虽然不能像周公那样为求贤而吐食、握发,也应该召见他们并加以推荐,考察他们的实际贤愚而决定辞退或任用,不应该不予理睬就算了吧?
愈之(8)待命(2),四十馀日矣。书再(3)上而志不得通(4),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9)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8)说焉,阁下其亦察之(8)!古之(8)士,三月不仕则相吊(5),故出疆必载质(6)。然所以重于自进(1)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7)之(8)鲁;于鲁不可,则去(7)之(8)齐;于齐不可,则去(7)之(8)宋、之(8)郑、之(8)秦、之(8)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7)父母之(8)邦矣。故士之(8)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8)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8)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8)心,则不能矣。
我等待您的指示已经四十多天了。一再地奉上书信,而心意却未能得到您的了解体察。三次到达您的府门前,却都被守门人挡了回来。只是我生性愚笨迟钝,不知规避,所以才又有了关于周公的言论,阁下也能明察其中之意吧!古时候的士人,三个月不能出仕做官。便要相互慰问,所以他们离开本国而前往他国时,车上一定载着进见时用的礼品。然而他们重视自荐的原因,是因为如果在周朝不被任用,他们就前往鲁国;在鲁国不被任用,就前往齐国;在齐国不被任用,就前往宋国,前往郑国,前往秦国,前往楚国。如今天下只有一个天子,四海之内只有一个国家,舍掉这个国家,就只能去夷、狄蛮邦求仕了,是离开自己的祖国了。所以想要施展自己抱负主张的士人。如果不能被朝廷任用,就只有山林隐居一条路了。山林隐居,是士人中那些独善其身,从不为国计民生忧虑的人才能够安心接受的道路。如果还有为天下的事情担忧的心思,就不能安然隐居。
故愈每自进(1)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4)如此而已;惴惴焉,惟(5)不得出大贤之(3)门下是惧,亦惟(5)少(6)垂(7)察焉!渎冒(8)威尊,惶恐无已!愈再(2)拜。
所以我每次自荐都不知羞愧,一再上书,不断地登门而不知停止。不止如此,还惶惶不安地唯恐今后出仕不能出自像您这样的大贤的门下。希望您能对我稍加谅解。亵渎冒犯了您的尊严,心中惶恐不已。韩愈再拜。
小提示: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这是韩愈上宰相书的第三封。这封信与第二封信(《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的自诉困穷、苦求哀怜有了很大的不同。通篇将周公与时相两两作对照。只用一二虚字,斡旋成文。直言无讳,而不犯嫌忌。末述再三上书之故,曲曲回护自己。气杰神旺、骨劲格高。
- 作品出处昌黎先生集
- 文学体裁书信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三月。同年正月、二月,韩愈先后作《上宰相书》、《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上呈时相求仕,结果时相不予理睬,于是韩愈便在第一封书信未得答复之后二十九天写了这第三封《上宰相书》。第三次上书和前两次上书一样,都是杳无回音。
相关诗词
-
严州九日坐上赠胡明仲常子正
今年得交旧,九日会严州。城角风云暮,天涯景色秋。功名有长铗,行李付扁舟。苦恨三年别,聊因一笑留。病添文字懒,老耻稻粱谋。活国须公等,吾生便可休。
-
九日复口
凉边未放菊花斑,莫作重阳节物看。就网买鱼风露重,推篷举酒水天宽。箭头岁月离弦易,局面功名下着难。惭愧竟陵江上叟,采菰捣黍鬓毛寒。
-
虞美人·怀金华九日寄叶丞相
登临自古骚人事。惨栗天涯意。金华峰顶做重阳。月地千寻风里、万枝香。相君携客相应记。几处容狂醉。双溪明月乱山青。飞梦时时犹在、最高亭。
-
贺新郎·九日席上呈诸友
旧日重阳日。叹满城,阑风去雨,寂寥萧瑟。造物翻腾新机杼,不踏诗人陈迹。都扫荡、一天云物。挟客凭高西风外,暮鸢飞、不尽秋空碧。真意思,浩无极。糕诗酒帽茱萸席。算今朝、无谁不饮,有谁真得。子美不生渊明老,千载寥寥佳客。无限事、欲忘还忆。金气高明弓力劲,正不堪、回首南山北。谁弋燕,问消息。
-
二月十九日席上赋·其二
露渍风揉娇婀娜,烟笼日炙绿鬅鬙。风流名字时方污,亦为仪容太不矜。
-
九月九日登龙山
...虽异时,古今岂殊状。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且汎篱下菊,还聆郢中唱。灌园亦何为,于陵乃逃相。
-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
十九日杂兴·其二
...有好。所好傥不获,亦各骋奇巧。浅者不及门,深者入堂奥。名利工欺人,市朝徒胶胶。所得无几何,舌焦唇亦燥。其间狭劣者,不售辄复躁。亦有操金珠,侯门致私祷。葡萄得凉州,所求辄复效。舐痔或尝粪,车服夸新好。吾唯戒妻奴,酒熟宜予告。
-
十九日杂兴·其一
不是南方热,爱此有永日。人事断经过,萧然空一室。风惊窗外竹,声如清庙瑟。西塘荷已花,北户枣亦实。仕途非所长,进寸辄退尺。所以入市朝,愁苦甘首疾。谪来已九年,底事无忧色。山林兴甚长,湖海情何极。
-
念奴娇·寄李宝夫提刑时郊后两相皆乞归
大江西上,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