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宋〕
壬戌(1)之秋,七月既望(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3)来,水波不兴(4)。举酒属(5)客,诵明月之诗(6),歌窈窕之章(7)。少焉(8),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9)之间。白露(10)横江(11),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3),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14)独立,羽化(15)而登仙(16)。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缓步徐行。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1)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2),击空明(3)兮溯流光(4)。渺渺(5)兮予怀,望美人(6)兮天一方。”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1)而和(2)之。其声呜呜然,如怨(3)如慕(4),如泣如诉;余音(5)袅袅(6),不绝如缕(7)。舞幽壑(8)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9)。
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子愀然(1),正襟危坐(2),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3)?”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1),东望武昌(2),山川相缪(3),郁(4)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5)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6),舳舻(7)千里,旌旗蔽空,酾酒(8)临江,横槊(9)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10)鱼虾而友麋(11)鹿,驾一叶之扁舟(12),举匏尊(13)(樽)以相属。寄蜉蝣(14)于天地,渺沧海(15)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16),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17)。知不可乎骤(18)得,托遗响(19)于悲风(20)。”
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1),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2),而卒(3)莫消长(4)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5)以一瞬(6);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7)者之无尽藏(8)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9)。”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1)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2)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小提示:苏轼《赤壁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前赤壁赋》一般指《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 作品别称前赤壁赋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赋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甲申春利州漕廨玩月闻琴和周炳仲韵
...。认得在尘世,禁鼓二更敲。最忺看,来竹底,上梅梢。几家朱户,不如儿女醉蓬茅。谁把琴声三弄,不管骚人幽趣,似向曲中嘲。长啸赋赤壁,有酒更无肴。
-
跋青阳尉古赋
青阳少府笔如椽,袖出骚人体物篇。往昔上林推蜀客,后来赤壁有坡仙。自言避地侨江表,谁诵凌云向上前。萤雪一生家万里,汉庭给札定何年。
-
题刘叔骥梦游赤壁赋后二首 其二
江湖知友亦云多,每叹风流奈若何。水落故知当石出,镜中宁惜鬓将皤。
-
追和东坡先生亲笔陈季常见过三首·其二
前后赤壁赋,悲歌惨江风。江山元不改,在公神游中。三经及字说,胎祸垂无穷。想如季常辈,对寤三叹同。
-
既作飘风行十有七日风雨倍前乃赋后篇
...海尚若此,柰此个稌花。再驾才浃旬,怒很尤雄夸。檐声挟霶?,谷口应谽谺。岂其发育初,继以肃杀加。吹嘘咸失中,刑赏仍过差。乡来赤壁火,万艘沈碧涯。鬼操逃天诛,不剿残贼芽。巽二死馀责,噬脐徒咨嗟。矫矫水中龙,浮硖千万艖。尺箠笞独夫,鼎足成一家。至今说蜚...
-
酬王哦松八景 其一 赤壁泛月
横玉临江展碧纨,冯夷庭院水晶寒。天教两赋酬风雅,不谓人闲作画看。
-
题宋氏小赤壁
自有梅花赋,何烦苦觅诗。鹤能嗔客俗,山亦忌人痴。岸断流春急,峰高吐月迟。吾诗不须刻,万一老坡知。
-
武昌怀古十咏·其三·赤壁
不说江山笑老权,尽称造化戏曹瞒。飞乌绕树孤回首,断戟沉沙怒激湍。豪杰已随霜叶尽,兴亡尽付浪花翻。画堂莫唱坡仙赋,战骨草中吟夜寒。
-
赤虹赋
迤逦埼礒兮,大极之连山。鰅鳙虎豹兮,玉虺腾轩。孟夏茵蒀兮,荷叶承莲。怅何意之容与兮,兾暂缓此忧年。失代上之异人,遟山中之虚迹,掇仙草于危峰,镌神丹于崩石。视鳣岫之吐翕,看鼋梁之交积。于是紫油上河,绛气下汉;白日无馀,碧云卷半;残雨萧索,光烟艳烂;水学金波,石似琼岸,错龟鳞之崚崚,绕蛟色之漫漫。俄而赤蜺电出,蚴蚪神骧;暧昧以变,依俙不常;非虚非实,乍阴乍光;赩赫山顶,炤燎水阳。虽图纬之有载,旷代识而未逢。既咨嗟而踯躅,聊周流而从容。想畨禺之广野,意丹山之乔峰。禀传说之一星,乘夏后之两龙。彼灵物之讵几,象火灭而...
-
赤壁歌送别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