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北楼
〔唐〕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那秀丽的景色胜过图画。
湍(1)上急流声若箭(2),城头残月(3)势(4)如弓。
湍濑之上,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
垂竿(1)已羡(2)磻溪(3)老,体道(4)犹思塞上翁(5)。
垂下钓竿我不由十分羡慕姜太公的际遇,当我深刻地领会到人事变化的规律时,又不由深深思念起塞上那位通达世事的老翁。
为问边庭(1)更何事(2),至今羌笛(3)怨无穷。
想知道边陲地带到底还发生了什么事,但知道如今回荡在那边陲上空的还是一片羌笛的哀怨之声。
小提示:高适《金城北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金城北楼》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勾画了秋天夜晚金城及其周围山川的壮丽森严景象。颔联描写了边疆凄清的生活场景。后两联由写景而抒情,或借用典故,或直接发问,抒写了作者对广大戍边战士的同情和力求早日平息战乱、安定边土的愿望。全诗风格具有明快苍劲的特色,情感表达颇为含蓄,后人多誉其有“兴象”。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54年
创作背景
《金城北楼》这首诗是唐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之际,高适离开长安,赴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中掌书记的途中,经金城时所作。登上北城楼,西望晴空万里,大好河山锦绣,诗人心中不禁波澜起伏,思绪万千。此前一直仕途平平的高适,此番是怀着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出塞的,因此这首诗在写景之余融入了诗人诸多关于自己和国家未来的思考。
相关诗词
-
北楼感事
北楼出林杪,登览开病姿。旁带滁州城,雉堞何逶迤。下入刺史宅,却临统军池。伊予翰林客,失职方在兹。两衙簿领外,尽日吟望时。晚窗度急雨,夏木交繁枝。淮南气候殊...
-
三月朔日,自台湾放舟至澎湖,忽遇北风,舟南驶不可收,越两日夜达粤东之惠来,乃舍舟登陆,间道至潮州,偕方子步琛登江楼小饮,
因循海外客,乘春得归遂。三月挂蒲帆,岂不竞便利。海平若明镜,毛发纷可计。已去毗舍城,澎湖到天际。舟人笑语喧,金厦一瞬至。北风横作恶,忽尔掀大地。波涛起万峰,一落千丈势。我艘如一叶,上下不自制。舟子散发呼,坐客昏如醉。呕吐苦万状,魂惊胆欲碎。皆...
-
登荆州城楼
...其旷,江城坐自拘。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自罢金门籍,来...
-
金陵作
...气成雾。玉麟堂上少文书,白鹭亭前多杖屦。古来此地一都会,城郭楼台尽非故。落日曚昽江北山,断烟仿佛新亭路。神州岂但夷甫责,西风更有元规污。是中端的得长城,正自不能堪短簿。戏马频从九日游,南楼许共诸君住。眼前突兀坡老碑,醉里吟哦谪仙句。只今蕙帐怨猿鹤...
-
游兰州制府后园遂登城北望河楼感旧述怀
...既落枝柯繁,避人鸟雀争腾骞。小亭低槛手可援,连冈起伏如惊蚖。老圃界画泉潺湲,倚阑聊息腰脚烦。回眺似有双朱轓,乘之可陟城北垣。拂云楼高云乱翻,黄河直接昆仑源。冰桥践雪车马喧,下有千丈波涛掀。西来天马通大宛,陇树东指咸阳原。主人危坐客有言,此邦锁钥天...
-
金昌篇
青山浮震泽,紫霭凝沧溟。既庶古吴邑,有美金昌亭。金昌亭子碧城趾,傍临大道平如砥。象纬台窥万雉雄,阊阖门开千片绮。垂阳绣陌春载阳,芳草朱桥满路香。甲第连云巢翡翠,人家临水扑鸳鸯。玉楼天上近,金屋民间藏。秾彼桃李葩,映此鹦鹉觞。茂苑郁葱茜,胥江艳花月。丽藻...
-
北风谣
...愁,天地惨淡黄云秋。三江波涛尽汹涌,五岭草木长飂飗。燕山层冰蓟门雪,北风吹落轩辕丘。猿狖昼啼,鸟雀啁啾。白日无色,山鬼幽忧。夜中何处吹觱篥,戍妇听之双泪流。念君此去戍万里,石城壁立东海头。男儿出门誓报主,倭奴未灭为国仇。边头明日有远信,封书更寄...
-
芳华楼夜饮二首·其二
结客追游亦乐哉,城南城北古池台。香生赭汗连钱马,光溢金船拨雪醅。难觅长绳縻日住,且凭羯鼓唤花开。一春政使浑无事,醉到清明得几回。
-
十四夜侍家慈楼上玩月
...璧。长河韬映列宿微,昨夜那能似今夕。有酒有脯,儿女罗陈。母子兄弟,岂伊异人。满酌千岁卮,寿我北堂母。弟能吹笙兄击鼓,如何不饮歌且舞。君不见天上十二楼五城,黄金宫阙白玉京。婆娑桂树植其侧,中有仙人岁长生。长生兮久视,寿母兮孙子。天伦乐事乐何如,曲肱之...
-
楼彦珍北游京师予病不及往饯岁晚有怀并寄彦昭浚常
日晚北风起,少年方远游。徘徊上谷塞,眺望黄河流。峥嵘十月冰,朔色压九州。荧煌大明殿,御道接龙楼。时巡向滦水,腊雪拥蓟丘。前驱鸾凤旗,后乘貂鼠裘。尚食丰宴饫,教坊乐箜篌。百官散城邑,驼马尽归休。自今帝王都,想尔观览周。却疑书传间,不谓秦汉优。何家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