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杨氏书楼答张士行士行先生怀才抱道随时隐见其器度深远固未易以窥测然幽情雅韵发于吟咏有以泄其湮郁之气岁癸巳秋八月二日偶寓杨
〔元〕
老骥倦伏枥,慨想伯乐驭。
悠哉壮士心,岁月感庭树。
谁怜青云姿,迥隔丹霄路。
况此烽尘秋,履道蹶幽步。
腥风满天地,末俗吁可恶。
周德固自珍,危论未堪吐。
落落青松高,岑岑碧山故。
颇欣巢许游,复悦黄绮遇。
端期芝岭居,永谢草庐顾。
静观声利徒,变灭等飞露。
颓阳既西流,逝水复东注。
冥心了神化,至理匪难悟。
才衰甚吾忧,德立喜君具。
披章分夜吟,洒笔良朋预。
清知冰雪心,响杂琼瑶语。
玄酒味方淡,太羹还可饫。
怀哉古人风,共乐君子素。
尚期黄发交,庶足慰迟暮。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创作年代元代
燕杨氏书楼答张士行士行先生怀才抱道随时隐见其器度深远固未易以窥测然幽情雅韵发于吟咏有以泄其湮郁之气岁癸巳秋八月二日偶寓杨
感兴二十一首·其八
十台怀古·其九·铜雀台
铭一首
古乐府十四首·其三·古长城吟
读陆宣公奏议
相关诗词
-
送竺源合侍者
佛道实幽远,未易可窥测。著眼朕非先,犹鬲恒沙国。一切俱放下,百不会不知。只在鼻笑头,元不鬲丝厘。吾道今如何,秋风落叶多。满手握春风,吹醒冰霜柯。
-
送孙仲文行台之召
仲也何人斯,不满六尺长。言议閒英发,入耳音琅琅。胸怀湛秋水,面目严清霜。读书及城旦,寓迹凫鹥行。自公少馀暇,婉愉奉高堂。甘旨未及亲,有饭不敢尝。颜色或未怡,綵衣戏亲傍。执丧三年中,哀慕如新丧。回思顾复劳,此意何时忘。日闻辟书下,且喜还且伤。捧檄念吾亲,不觉涕...
-
仲春田居即事·其五
濠上思庄叟,缑山忆子乔。种鱼浮碧屿,相鹤问青霄。大道随时隐,雄心向晚消。所悲虞夏没,无地著渔樵。
-
用韵奉答学士毛白斋先生
即看几几仪形外,也到休休乐善时。陋识岂能酬远业,高情兼已拜新诗。逢人只说苌公学,知己长怀鲍叔思。裁得尺书凭寄与,天空日短雁来迟。
-
予与会孟同游古心先生之门死生契阔今见其十年前与仲实诗帅初记和予亦继焉
扰扰人间万事尘,旧交无奈白头新。此翁固是同门友,今日真成旷世人。千里赏音知绝识,九秋落木见横陈。也休频把遗篇看,说到铜人更怆神。
-
和尚宝宋士皋先生春日符台即景之作·其二
御路风清绝点埃,茸茸新绿剪莓苔。羽林环卫无人到,惟有中官日往来。
-
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下则得佛家以法布施之意前后数君子有是志而不果今日薄西山幸一见此喜成古风三篇以贺后来之有作
老艾先生殁,骎骎四纪年。衣冠常叹惜,文字合刊传。东峦乃犹子,遗藁掇拾全。网山虽上足,无刀堪雕镌。从游今殆尽,录藏多散捐。裔孙韪君应,发愤起收编。甲集且流布,俸微艰得钱。晚春题壁去,名姓辉蓝田。制锦增廪给,乙丙寻踵前。搜罗必盈十,但祝君高迁。我老不可...
-
和尚宝宋士皋先生春日符台即景之作·其一
忆昔先皇御太平,朝来前殿集群英。彩云飞动金舆出,两两霓旌作队行。
-
酬答张安抚伯玉先生
寡交率天性,积疴攻妙药。干禄念烝尝,著书恣谈谑。永矢离畏途,何况縻好爵。感子故人意,屏吏延铃阁。时剖千秋心,兼订三山约。风流张平子,文采谢康乐。潜鱼媚幽潭,高鸟昵林薄。物类既参差,天地亦寥廓。但愁霜霰多,石出兼水落。
-
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下则得佛家以法布施之意前后数君子有是志而不果今日薄西山幸一见此喜成古风三篇以贺后来之有作
蚤岁过玉融,悟逢陈叔盥。曾待艾翁来,国风话长短。忽听诵采蘋,玉川茶八碗。因入网山门,多舍莆阳馆。今喜文集行,源流心事满。头颅七十六,见此抑何缓。百为信有待,立志如君罕。良晤向三山,汇缘非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