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寘序
〔宋〕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送杨寘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为好友杨寘送行所作的一篇赠序。文章开篇后用较大的篇幅写作者自己学琴、爱琴的经历以及琴声对自己性情的陶冶作用,文末叙述为好友杨寘送行。全文结构严密,首尾呼应,情感表达含蓄、委婉。
创作背景
《送杨寘序》作于庆历七年(1047年),时作者有感于杨寘的仕途坎坷,生计多艰,且身体又不好,加之心情的忧郁,所在南方之地风土人情又皆有不惯,于是给杨寘写了这篇送别的文章。
相关诗词
-
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其一
家住龙津好山水,杨墩流泽百馀年。田园不待论生计,孙子森森秀更贤。
-
题竹送杨仰谟同知·其二
九河正月未消冰,匹马冲寒发帝京。不尽同宗临别意,题诗相送蜀西行。
-
送杨参政致仕归永嘉兼简宗豫
...承三十载,大夫夷险一节终不渝。白发如丝未全老,成功而退合天道。山林钟鼎固有命,得退还应健时好。五月燕南雨晴早。清莺啼满绿杨烟,舞蝶翩翩弄芳草。大夫拂袂出都门,我往饯之心懆懆。逸翮争骞银汉云,蹇驽尚恋天闲皂。雁荡秀拔东海堧,夫容作花浦屿妍。谢公...
-
送杨参政景衡考绩还福建
...里亘弦歌,遐迩皆晏如。考绩属兹岁,整驾趋皇都。峨峨双龙阙,彤闱焕金铺。剑佩森九陛,朱衣肃来趋。拜辞遽徂征,言归即脩途。相送国南门,何以赠离居。宦成古所戒,善始贵无渝。期君永终誉,庶贻青简书。
-
送杨宁郎中
杨生青云器,文彩辉白璧。腰间龙泉剑,别来将远适。吾闻禹徂征,舞干致苗格。所以宣尼训,服远修文德。好谋而有成,明明垂警饬。如...
-
送陈登序班还温陵
簪笔螭头侍建章,朝回两袖带天香。心无俗虑襟怀净,门掩清风兴味长。争为浮名沈宦海,可堪归思绕江乡。送君却忆曾游地,清梦时飞九斗傍。
-
送杨廷采
一笑相逢忆昔年,梁间尘榻为君悬。半醒半醉花前酒,轻暖轻寒雨后天。往事细谈浑似梦,浮生胥晤岂无缘。青云更拟同携手,剩借春风送客船。
-
送杨弼学录之南京
涓流达巨海,拱木干云天。谅此匪朝夕,滋长必有年。杨生倜傥姿,卓卓怀高骞。特达自有时,淬砺志益坚。及兹官太学,出入偕英贤。长养栋梁器,浚涤山中泉。宏远方自此,奚容叹寒毡。
-
送杨子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
送区册序
...喜,若有志于其间也。与之翳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岁之初吉,归拜其亲,酒壶既倾,序以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