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慈乌夜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慈乌,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该词以鸟喻人借慈乌鸟表达自己的愧恨和哀伤。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811年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时诗人母亲病逝,诗人为母丁忧退居下邦,诗人与母亲陈氏感情深厚,母亲去世让诗人悲痛万分,遂作《慈乌夜啼》该诗。
相关诗词
-
《乌夜啼引》拼音版
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
-
《相和歌辞·乌夜啼》拼音版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一飞直欲飞上天,回回不离旧栖处。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
《相和歌辞·乌夜啼》拼音版
忽忽南飞返,危弦共怨悽。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
-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拼音版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
《乌飞曲》拼音版
江云欲雪江风吹,王敦城头乌夜啼。云深月暗风转急,惊乌绕树无安枝。
-
《乌夜啼》拼音版
绕树哑哑惊复栖,含烟碧树高枝齐。月明露湿枝亦滑,城上女墙西月低。愁人出户听乌啼,团团明月堕墙西。月中有桂树,日中有伴侣。何不上天去,一声啼到曙。
-
《乌夜啼》拼音版
欢作马行客,妾歌乌夜啼。妾啼端忆汝,乌啼今为谁。
-
《金陵人家门多种树树头巢乌噪不止甚厌之戏为一绝》拼音版
吴门旧曲厌乌栖,又听长干乌夜啼。
-
《乌夜啼·其五》拼音版
乌生如欲飞,飞飞各自去。生离无安心,夜啼至天曙。
-
《乌夜啼》拼音版
八尺龙须方锦,几重凤尾香罗。蕉云一枕新凉展,昨夜小窗多。歌力最宜酒殢,睡香还比花和。无端梦见年时事,红晕上梨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