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共81首|3275人已学习过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作品目录
-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
道德经·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
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
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以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
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
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
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道德经(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
道德经(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
-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
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
道德经(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
-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
道德经(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
-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
-
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