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诗
〔魏晋〕
萧瑟(1)仲秋风,飚唳风云高。
萧条寂寥的仲秋时节,高远的天空中风起云涌,秋风呼啸。
山居感时变(1),远客兴长谣。
住在山中感觉到了时节的变化,远离市朝的我吟起了歌谣。
疏林积凉风,虚岫结(1)凝霄(2)。
疏落的树林里到处都是寒冷的秋风,空谷上空水汽凝结形成了云雾。
湛露(1)洒庭林,密叶辞荣条(2)。
庭院中的树木上洒满了浓浓的露水,茂密的树叶纷纷飘离枝条。
抚菌(1)悲先落,攀松(2)羡后凋。
看着菌类已经先凋零了,让人感到伤悲,攀着松树羡慕它的常绿不凋。
垂纶(1)在林野,交情(2)远市朝(3)。
住在林野里垂钓,不再与市朝之人交往,交情也渐渐变淡了。
淡然(1)古怀心,濠上岂伊(2)遥。
恬静淡泊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只要保持这种恬淡情怀,就距离庄子、惠子的濠上之游已经不远了。
小提示:孙绰《秋日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秋日诗》是东晋诗人孙绰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八句写秋景,描写万物的凋零以呈现生命的短暂;后六句写人生感悟,诗人悲悯菌的短命和羡慕松的长寿,思索人生该如何度过。此诗表达了宁可在垂纶林野中恬淡地度过一生,也不愿在市朝中冒着生命被戕害的危险去争名逐利的心境。全诗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
- 作品出处艺文类聚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东晋士人在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环境中,没有采取鄙弃功名、追求自然的生活而是追求“心隐”,无论在朝在野,只求意而已。以优雅从容的风度,过着风流潇洒的生活,当时方内名士与方外高僧无不追求这种生活方式,而这一生活的主体,便是山水、清谈。《秋日诗》此诗便是作者感于秋天大自然万木萧条而青松后凋的景象后,为了抒发自己逍遥林野,放情山水,淡泊宁静的情怀而创作的。
相关诗词
-
立秋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清。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赋得秋日悬清光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
立秋前一日览镜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
立秋日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
立秋日登乐游园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
秋日三首·其二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