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赏心亭
〔宋〕
千里秦淮(3)在玉壶,江山清丽壮(4)吴都(5)。
千里秦淮似是雕绣玉壶,江山清丽,壮美最是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1),旧画难寻卧雪图(2)。
故友远去飘渺如冲天云鹤,旧画难寻那珍品《袁安卧雪图》。
冉冉(1)流年去京国,萧萧(2)华发老江湖。
光阴冉冉,我离开京城已经数年,白发萧萧我要终老于江湖。
残蝉不会(1)登临意,又噪(2)西风入座隅。
残秋的蝉儿不理会我登临之意,西风里,又送来阵阵鸣声到我的座处。
小提示:王琪《金陵赏心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金陵赏心亭》是北宋诗人王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描写了金陵江山如画的美景;颔联写诗人念及往事,想到故友的离去,旧画难寻;颈联感叹时光流逝;尾联用“残蝉”的鸣声进一步烘托了诗情。全诗写得一波三折,十分感人,是一首情景合一的上乘之作。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虞]韵
- 创作年代宋代
创作背景
《金陵赏心亭》此诗是一首暮年登临之作。从“残蝉”、“西风”可推知该诗作于秋末之时。
据《至正金陵新志》等书记道,“赏心亭在下水门(今南京西水关)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丁晋公谓建”。并记述丁谓赴任前,宋真宗赵恒赐给他一幅唐代画家周昉(字仲朗)绘的《袁安卧雪图》,丁谓便将这幅名画张挂在赏心亭中。数十年后,该画被一太守以凡笔所画的《芦雁》易之。而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接任太守的作者王琪有感于此事,登亭赋此诗。
相关诗词
-
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其八·登赏心亭
秦淮接长江,活活流不已。高亭出城角,四面尽湍水。山川孤云飞,槛阁清风起。望远何所思,故人在千里。
-
赏心亭
胜地分明可赏心,江山满目饱登临。洛阳黯淡烟云远,多少英雄泪染襟。
-
次韵赵公直赏心亭醵会古风
晋人誇新亭,假日辄高会。中间伯仁辈,未免楚囚对。江山犹古昔,人物已暧昧。东郊今保釐,翠华记行在。佳丽压淮楚,追游盛冠盖。兹楼贯城雉,于迈无小大。令威虽不归,灵光故无碍。烟云互明灭,川郭相映带。当年乌衣游,此日思一槩。从容值休沐,登临多慷慨。幽怀忽轩豁,细故绝芥蒂。已寻诗社盟,更许食期戒。佳宾满座上,好语来天外。舟移白鹭远,目送飞鸟快。方种渊明秫,粗免监河贷。一醉傥可期,与君时倒载。
-
金陵晚眺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白日馀孤塔,青山见六朝。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
因树亭观唐明皇磨崖碑
明皇昔日侈东封,千乘万骑纷云从。超然意象小秦汉,七十二代思兼容。金泥玉检著符瑞,江茅鄗黍昭虔供。礼成大祀颂声作,鸿文典诰铿钟镛。天章神笔纵挥洒,鸾飘凤泊翔游龙。磨崖深刻纪岁月,万古照耀天门东。是时国家正全盛,地大物阜民和丰。庙堂宴安渐鸠毒,玉鱼绣褓酣深宫。侈心一开蠹随入,九庙俄顷飞灰红。淋铃蜀道驰万里,百神不救尘埃蒙。徒存兹碑峙巀嶪,雨蚀藓剥云烟中。牧儿野火烧不得,至今椎拓传遗踪。吴郎嗜古得此本,世守什袭装池工。高斋招我共销夏,披襟展玩清宵同。规连珠树矩折玉,墨彩腾上光熊熊。手摹口诵极赞赏,忽忆往事心神忡。...
-
舟泊金陵
此地昔曾过,惊心贼据关。青山悲乱后,白首庆生还。流水十年事,归云千里间。举杯佳节近,且喜醉开颜。
-
送李子威之金陵
金陵自古帝王州,策马飘然作胜游。一代衣冠新礼乐,六朝文物昔风流。此时送别诗盈轴,何处相思月满楼。若见潜溪宋夫子,勿云江汉有扁舟。
-
答张少亭二首·其二
老去湖山兴未阑,金陵王气付江干。何当载酒龙盘里,同倚栏杆看牡丹。
-
金陵纪游百韵
舣棹秦淮日,中秋万客船。水门高夹岸,河道曲通廛。港对青林直,洲横皓鹭鲜。会怜桃渡楫,离惜柳亭鞭。木志婵娟墓,香埋睥睨颠。赏心飞观出,旌德旧题镌。沙白寒笼月,波清暝宿烟。酒家知是否,商妇唱依然。儿病留三月,身闲近半年。游山情亹亹,吊古笔翩翩。寺觅...
-
次韵金陵掾属登赏心亭十六韵
赏心淮水头,楼观岌以举。下分沤鸟界,上入归鸿许。登梯云湿履,肆席星落俎。龙争失孙马,鲸戮空峻处。湖通晋代沟,草入吴时圃。长啸动危阑,惊风散蒙雨。君看柱间字,夭矫尚飞舞。身后岂不荣,生前固多龉。君看亭下人,古木冠黄土。犹应悔存日,剩不荒酒所。只今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