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鲁迅的这首诗深刻揭示了反动当局盗运文物,放弃古城,实行不抵抗政策,痛骂大学生,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维护他们的利益和腐朽没落的生活。
创作背景
在写《学生与玉佛》的同一天,鲁迅就国民对当局的“迁移古物和不准大学生逃难”,又写了一篇《崇实》,发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报《自由谈》上,后收入《伪自由书》。
在《崇实》中,对于大学生不如古物的遭遇,鲁迅剥崔颢《黄鹤楼》诗以吊之。
connection to localhost:9312 failed (errno=111, msg=Connection refused)
鲁迅的这首诗深刻揭示了反动当局盗运文物,放弃古城,实行不抵抗政策,痛骂大学生,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维护他们的利益和腐朽没落的生活。
在写《学生与玉佛》的同一天,鲁迅就国民对当局的“迁移古物和不准大学生逃难”,又写了一篇《崇实》,发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报《自由谈》上,后收入《伪自由书》。
在《崇实》中,对于大学生不如古物的遭遇,鲁迅剥崔颢《黄鹤楼》诗以吊之。
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
五月黄云全覆地。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去乡不远逢知己,握手相欢得如此。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