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柳絮
〔清〕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1)。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3),说风流(4)。
百花洲上柳絮像粉末随风飘落,燕子楼中杨花的芬香仍然残留。一团团的洁白柳絮互相追赶着结队成球。飘泊不定就像人那样命苦,难合难分也没有用处,再不要说过去的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2),凭尔去,忍淹留(3)!
草木好像也知道忧愁,这样年轻怎么就白了头。可叹这一生、谁舍弃了你谁又把你来收!跟着东风走,春光也不管,任凭你到处漂泊,怎忍心使你长久地逗留!
小提示:曹雪芹《唐多令·柳絮》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唐多令·柳絮》是清代曹雪芹所作的一首词,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这首词以“粉堕’‘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用柳絮的“逐对成毡”对应自身空自缠绵而伤心绝望的爱情。过片将愁生白发的郁闷移注给柳絮。移情于物的运用有力烘托了“我”的哀愁。结尾在“凭尔去,忍淹留”以及“谁舍谁收”的无奈叹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惨结局及其周围人物的冷酷无情。自比柳絮,托物感怀,物我交融,意蕴浑厚。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唐多令·柳絮》写在了《红楼梦》第七十回,柳絮诗会,是大观园最后一次诗会。对四大家族来说,历史时光的向前推移,和它衰败命运的急转直下是成正比的。贾府里更加明显地呈现出了种种危机的征兆:奴隶们反迫害的斗争逐渐明朗,大观园里的叛逆者与封建卫道者的矛盾冲突,日益尖锐激烈,宝黛的叛逆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儒家传统思想的束缚,并大胆地发展了他们以反对封建宗法秩序束缚为基础的爱情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愈演愈烈,派系之间、嫡庶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上层统治集团分崩离析,局面难撑;生活上的挥霍无度,造成了经济上的入不敷出。这一切都标志着“声威赫赫”的贾府,已是江河日下,濒临崩溃。这首词正是封建贵族阶级没落时期的生活在曹雪芹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相关诗词
-
闻有赋坏翅鹤者予尝伤事废餐羸眩致跌有臂骨脱突肩臼昨冬涉夏…威而不皆横榻哀吟辄得·其二
令威絮氅不胜痂,辽海羁雌别怨赊。半取冰纨攲箧扇,双遮铁柱插江沙。悠悠一念终铭石,扫扫孤檐且落花。安得徵君三百字,暮潮秋雨洗龙蛇。
-
丑奴儿令·赤栏桥外垂杨柳
赤栏桥外垂杨柳,似我秋心。一阵秋阴,槭槭萧萧秋便深。佛箭容我摊经坐,细剔龛灯。多谢诗僧,明夜挈舟又羽陵。
-
唐多令·匠中书怀
二十五长亭。垂杨照眼青。付春风、短梦零星。斜倚雕鞍无气力,浑不似,俊游人。春意太憨生。春愁唤不醒。负华年、谁更怜卿。惟有填词情思好,无恙也,此花身。
-
唐多令·雨夜
丝雨织红茵,苔阶压绣纹,是年年、肠断黄昏。到眼芳菲都惹恨,那更说,塞垣春。萧飒不堪闻,残妆拥夜分,为梨花、深掩重门。梦向金微山下去,才识路,又移军。
-
唐多令·枫老树流丹
枫老树流丹。芦花吹又残。系扁舟、同倚朱阑。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悲西风、归雁声酸。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
唐多令·感旧
客是旧游人,花非昔日春。记合欢、树底逡巡。曾折红丝围宝髻,携娇女,坐斜曛。芳树起黄尘,苕溪断锦鳞。料也应、梦绕燕云。还向凤城西畔路,同笑语,拂花茵。
-
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满眼颓垣欹病树,纵有馀英,不值风姨妬。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
折桂令·微雪
朔风寒吹下银沙,蠹砌穿帘,拂柳惊鸦,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多应是怜贫困天教少洒,止不过庆丰年众与农家。数片琼葩,点缀槎丫。孟浩然容易寻梅,陶学士不彀烹茶。
-
如梦令·忆旧
海雁桥边春苦,几见落花飞絮。重到柳行西,懒问画楼何处。凝伫。凝伫。十顷荷花风雨。
-
柳枝词·其十二
十二月来生意含,无边花木待春三。新年有象桃符换,天地多情柳色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