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
轮台城头夜吹角(1),轮台城北旄(2)头落。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
羽书(1)昨夜过渠黎(2),单于已在金山(3)西。
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
戍楼(1)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
上将(1)拥旄(2)西出征,平明(3)吹笛大军行。
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
四边伐鼓(1)雪海(2)涌,三军(3)大呼阴山(4)动。
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
虏塞(1)兵气(2)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
剑河(1)风急雪片阔,沙口(2)石冻马蹄脱。
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
亚相(1)勤王(2)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3)。
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
古来青史(1)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小提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送别封常清西征之作,是写边地战争的诗歌。此诗直写军情战事,写战局之凶险与气候之严酷,反衬出唐军誓师出征之声威与高昂士气,表现出全军将士坚韧不拔、雄视一切的豪迈气概。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全诗有描写,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张,手法多样,结构严谨,抑扬顿挫,情调激昂,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生动地反映了盛唐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 作品别称轮台歌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4年
创作背景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或755年(天宝十四载),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是为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此诗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
相关诗词
-
送严大夫赴桂州
地压坤方重,官兼宪府雄。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山水衙门外,旌旗艛艓中。大夫应绝席,诗酒与谁同。
-
送路大夫自司农部出守巩昌
为裘旧识名家子,制锦俱推大国工。
-
长歌赠别朱大夫
朱大夫,颜亦朱,碧瞳宣发微髭须。皎然玉立金陵衢,少年意气龙可屠。
-
南岷山歌为御史大夫南充王公作
君不见古皇鸿濛时,参井星精夜堕地。化为南岷山,山高八千丈,力奠金维控西裔。
-
奉送全平章赴江西
圣主恩南土,明公起集贤。直期凋瘵后,共致太平年。金虎分符重,文龙赐服鲜。权纲兼将相,标格近神仙。天地三江外,星辰北极边。丹心齐出处,素志在陶甄。请述江南事,都非大德前。但徼扶弱美,竟坐抑强偏。无复同忧乐,徒令舞智权。平畴吹渤澥,暗室伏戈鋋。贪暴明相训,忠良默自怜。民心随日坏,世态与时迁。况复兵饥接,仍闻病疠缠。诛求殊未已,蟊贼转相挻。若拟宽忧顾,先须解倒悬。久饥宁择食,多病但求痊。一语堪惩劝,微机足转旋。已知平似水,更道直于弦。遥想闻公至,浑如望岁然。九重天上别,百丈雾中牵。日月明金节,山河入画船。四方初息...
-
天台歌奉简郡庠谢广文玉成
峨峨天台峰,峰高几千丈。金乌浴海潮,飞出天门唱。中有绿发翁,神清气豪宕。远继太傅踪,游观赤霞障。著屐步云衢,鸣珂对天仗。翩然举飞翰,振铎螺川上。文章若有神,班马不相让。诗兴秋云高,词气春涛壮。兹辰涉大江,携诗远来访。延坐振文堂,高谈知雅量。鱼来芹泮看,鹤去梅边放。孤云起东山,式慰群生望。
-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
向年擢桂儒生业,今日分茅圣主恩。旌旆仍将过乡路,轩车争看出都门。人间文武能双捷,天下安危待一论。布惠宣威大夫事,不妨诗思许琴尊。
-
奉陪赵大夫游桓山
后水喧江落浑黄,晚云障日作微凉。笙歌声里旌旗动,罗绮丛中语笑香。劝相秋郊开稔熟,摩娑苔壁吊荒亡。风流一代今山简,有底樽前著葛强。
-
大将出师歌
将军北伐辞前殿,恩诏催排苑中宴。紫陌惊尘中使来,青门立马群公饯。绣旗杂沓三十里,画鼓敲铿五千面。行营暮宿咸阳原,满朝太息倾都羡。天声一震胡已亡,捷书奕奕如飞电。高秋不闭玉关城,中夜罢传青海箭。可汗垂泣小王号,不敢跳奔那敢战。山川图籍上有司,张掖酒泉开郡县。还朝策勋兼将相,诏假黄钺调金铉。丈夫未遇谁得知,昔日新丰笑贫贱。
-
奉送严大夫再领容府二首·其一
海风卷树冻岚消,忧国宁辞岭外遥。自顾勤劳甘百战,不将功业负三朝。剑澄黑水曾芟虎,箭劈黄云惯射雕。代北天南尽成事,肯将心许霍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