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东门行
〔南北朝〕
伤禽(1)恶(2)弦惊(3),倦客(4)恶(2)离声(5)。
受伤禽鸟畏惧惊弦,倦行旅客厌倦离声。
离声断客情(1),宾(2)御(3)皆涕零。
离歌之声令客伤情,送着行者皆都涕零。
涕零心断绝(1),将去(2)复还诀(3)。
涕泣交流肝肠断绝,即将离去再做别语。
一息(1)不相知(2),何况异乡别。
片刻不能相聚一起,何况他乡长久别离?
遥遥征驾(1)远,杳杳(2)白日晚。
漫漫长路征驾渐远,天色昏暗白日已晚。
居人掩闺(1)卧,行子夜中(2)饭(3)。
路旁人家掩门长卧,远行游子刚吃晚餐。
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
野风呼号吹动草木,远行游子肝肠寸断。
食梅(1)常苦酸,衣葛(2)常苦寒。
吃梅常常苦于味酸,穿戈每每苦于凉寒。
丝竹(1)徒满座,忧人(3)不解颜(2)。
徒有音乐高朋满座,怀忧之人不能展颜。
长歌欲自慰,弥(1)起长恨(2)端(3)。
放声高歌聊以自宽,愈发引起愁绪万端。
小提示:鲍照《代东门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代东门行》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写的五言诗。此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久倦客游,现在又要远行,与亲友们难舍难分。后半部分写分手后的凄苦景况。诗中善用比喻,以伤禽畏弦声比倦客怕离别,以食梅、衣葛比离别后的辛酸与凄凉,都比较自然、贴切。写行人去而复还,写丝竹不能解忧,长歌反而增恨,具体而细腻地刻画了离别前后的思想感情。诗中感情真切,情景兼至,细腻深沉,造语警峭,回折顿挫。
创作背景
从诗中的忧乱之旨看,此诗殆作于临海王子顼作乱征兆已显之时,此为泰始二年(466年鲍照此作伤离别,与原题旨稍有不同,但也是在原题旨的基础上的发挥,是诗人长期在动乱社会中的痛苦哀叹,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