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曲·分骨肉

曹雪芹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作品简介

《分骨肉》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这首曲子即贾探春远嫁他乡、抛别父母时的哭诉之词。整首曲子内容分两层:开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即由自身抛别家园之悲而推想父母抛别女儿之哀伤。接着由人生穷达说到悲欢离合,以宽慰爹娘,切莫为女儿的远嫁而牵肠挂肚,伤损残年。整首曲子曲调哀怨动人,以贾探春的第一人称口吻叙述骨肉分离之苦,充满了伤感之情。

创作背景

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写在了“贾宝玉神游大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这两组结构完整的组诗是“金陵十二钗”形象塑造的提纲。小说这一回,主要借由警幻仙子揭露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其中分骨肉这支曲子是揭露贾探春命运的。

  • 赏析

这是曹雪芹用探春口吻写的曲子。诗中抒发了探春远嫁与骨肉亲人分离之悲愤。探春是贾政小老婆赵姨娘所生,属庶出,为人“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此曲正是这两句诗的注解。

“一帆”两句,是说探春在风雨之中,远嫁海外,与骨肉亲人分离。风雨,不仅指自然界的现象,而且指探春远嫁时的政治背景,那就是贾府贵族家庭的分崩离析,探春的理家失败。她的出嫁不是在笙歌笑...

展开全部
曹雪芹

曹雪芹

清代学者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官至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雍正初年,曹家家道中落,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另有《废艺斋集稿》。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