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庵曾伯虞挽词
〔宋〕
往闻郭林山,学易之指南。
艮斋从其子,议论青出蓝。
授徒兰溪上,妙理常穷探。
真旨传何人,著录推静庵。
称疾似玄晏,观复师老聃。
芸芸已归根,吊客无多谈。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覃]韵
- 创作年代宋代
行舟忆永和兄弟
夜坐困甚
同年杨谨仲示芗林诸帖皆以老杜相期惟童敏德谓不合学东坡殆非知诗者辄用此意成恶语一篇为诞辰寿祝颂之意见于末章
邦衡再送二诗一和为甚酥二和牛尾狸·其二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
春日早起·其一
相关诗词
-
郭伯山挽词
兄弟穷经各一时,百年义塾尚留炊。讲灯常照鹤窥坐,坛杏半红猿拣枝。未奏边功明主惜,将成京秩故人悲。挽君已老应先尽,安得埋铭更后垂。
-
英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一
已应南阳气,犹迟代邸来。范熔归独化,纲理付群材。禹会方无外,虞巡遂不回。空惊柏城仗,箫鼓送馀哀。
-
荆溪张处士挽词
斯文托同郡,侧闻长者风。结屋荆溪上,读书白云中。至孝出天性,哀感神明通。折梅供灵几,花发实作丛。况复群行懿,乡闾仰遗踪。义方笃庭训,桂子奋时庸。尚忆十载前,尊酒亲德容。胡为一转盻,宿草迷堂封。我歌薤露词,溅泪挥秋空。
-
杨伯贤挽诗
月记乡评好,年推辈行尊。巨山曾入梦,楚些莫招魂。太息驰驹隙,浑疑隐鹿门。他时耆旧传,知有姓名存。
-
挽曾侍郎·其一
名阀蜚声远,甘泉跬步登。词华八塼日,姓字一条冰。恋阙丹心在,临朝清问曾。秀溪春梦杳,留得瓣香曾。
-
太府寺梅花盛开和曾玉堂韵·其一
姑射丰标惯野塘,不虞水部入佳章。雪边未了孤山约,尽有春风一面妆。
-
挽陈勉斋文昌·其一
几年间气一全才,天以经纶属勉斋。勋盛十年词两制,寿开九帙位三阶。公于南国恩尤在,人惜东山望莫偕。岁晚倏闻梁木坏,君王应亦为伤怀。
-
壬子江陵寄闻人松庵
不见松庵又几年,书来云欲卜新椽。我方北寨愁供戍,君盍西湖喜结缘。多谢烹鱼勤客遗,薄言骑鹤寓腰缠。惜无广厦欢颜力,姑用长安作酒钱。
-
贺新郎·再用韵助静斋之入告
日近长安路。喜骖鸾、带簪游戏,弓旌招去。闻道汉朝帷幄里,要问娵隅蛮语。嗟时事、尚兹多故。办取忠谋宜入告,见石洪、曾在乌公府。须细访,风寒处。左荆右岭中湘浦。愿扶持、东南温厚,老天张主。翘馆钦贤人共说,一饭每勤三吐。公此去、好官须做。从...
-
贺新郎·送静斋堂召,和朔斋韵
岭蜀天涯路。忆前年、担簦西上,旌麾南去。谁谓潇湘还解后,重对灯前笑语。挺乔木、森森犹故。梅外柳边官事了,记牢之、曾著元戎府。聊访问,旧游处。酒边不用伤南浦。为鄇亭、百年门户,正烦宗主。见说君王方旰食,借箸哺应为吐。这官职、二郎须做。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