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其一
〔明〕
归来不在别离中,后进应怀绛帐翁。
邑里琴弦陪杖屦,家庭二子列鹓鸿。
绿杨野渡诗人兴,翠竹茅亭处士风。
何用沈生山水笔,东崖真境画图同。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东]韵
- 创作年代明代
洪武癸丑九月十八日为外兄集贤大学士张东谷贺八十·其三
归来即事再用前韵寄霍东崖元方·其二
舟宿桃花口
酬鲍节判见赠陈叔起所画青山白云图十二韵
分题得合浦还珠送泽州李彦和知州朝觐三十韵
霍元方见寄五言十二韵二首题鲍锡中疏懒钓鱼图遂成五言二十韵二首以答鲍霍二君子·其二
相关诗词
-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其四
参苓不贮药笼中,老作人间自在翁。日昃芹宫辞簉鹭,天高榆塞羡归鸿。芒鞋翠湿巢松露,布袖香沾采藻风。村饮野吟农圃乐,与君从此四般同。
-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其二
前盟曾记十年中,共向淇东作钓翁。三径主人今蒋诩,五噫高士汉梁鸿。陶情寄兴樽留月,问柳寻花杖曳风。莫把苍颜容易失,要将清致古人同。
-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其三
旧隐高崖曲岸中,疗饥归作采芝翁。无人径造依亭竹,有子书追戏海鸿。门外小船渔笛月,篱东矮屋酒旗风。先生襟韵知何似,秋菊春兰臭味同。
-
再用前韵寄东崖霍元方
九皋鸣鹤声闻野,翠弓有矢不虚舍。先生抱负两相似,莫笑狂歌为君写。昔年医俗绕亭多种竹,十载干戈少存者。故基神护尚遗竹,兔葵燕麦相萦惹。先生今日重构亭,移花养竹归来也。俊游清赏尽佳辰,何有天聋并地哑。鸥鹭群,农桑社。淇水渡上东崖下。阶前笋箨添数竿,阑外柳丝生...
-
太行险一首送李尚友秦士能二秀才还陵川县学兼寄教谕马训导路世安刘九成三契旧
...畏惊尘寰。下瞰涧壑微茫之天井,上拥峰峦缥缈之云鬟。商来贾往迤逦而不绝,梯危磴绝劳跻攀。嗟予乘蹇十步五步一下,时见草腥而木恶,土老而石顽。搴衣扶杖以登顿,远望俯视黄河之在目,微如潦水澄一湾。山家诛茅斩木作旅馆,小如蜗舍蔽风雨,衣食之资何其难。一尺树根不出土,凿臼舂...
-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其三·宪副四明施公
淮南一别竹斋寒,再拜班荆话屡酸。国难敢忘嫠妇纬,时危转忆菜根盘。身担风纪纲常重,节自平生学问安。白马岩前怀旧处,临风嗟叹有千般。
-
次李元公过赠韵兼寄令兄东园
白菜黄花带雪挑,斋厨烟火冷萧萧。一声憨犬吠当户,十载故人来过桥。出袖诗篇难和郢,涉江舟楫漫乘潮。入城为报东园道,风雅于今不寂寥。
-
赵樵山见和复用韵以答之·其二
故里初归整顿中,草堂欲学浣花翁。芳樽酒熟浓浮蚁,老眼诗成远送鸿。晚节半篱黄菊露,秋声一榻碧梧风。于今只有樵山在,暮景何妨事事同。
-
赠傅神高训导
彩毫和露写清秋,亲见江南顾虎头。憔悴忽惊多病质,贤豪今负壮年游。眼前庶事谁工拙,梦里浮生有去留。万里滇池三载别,重来还识故吾不。
-
昌平县学新构翰林行馆奉和谢学士先生旧题韵留杨教谕显爵夏训导琏一首
石桥沙路隔东西,宛转如登十丈堤。凉爱野风清别院,夜闻山雨过前溪。栖鸾树老多成实,贺燕巢倾半委泥。好种琅玕二百个,重来须就节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