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
〔魏晋〕
翩翩(1)三青鸟,毛色奇可怜(2)。
翩翩飞舞三青鸟,毛色鲜明甚好看。
朝为王母使(1),暮归三危山。
清早去为王母使,暮归居处三危山。
我欲因(1)此鸟,具(2)向王母言。
我想拜托此青鸟,去向王母表心愿。
在世无所须(1),惟(2)酒与长年(3)。
今生今世无所求,只要美酒与寿年。
小提示: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读山海经·其五》此诗借吟咏三青鸟表达对酒的嗜好,并借三青鸟寄语西王母表达对长生的期盼。诗人希望青鸟为自己传言,请西王母赐予酒与长寿。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尚有争议。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或四年(408),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而邓小军认为这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孟二冬则说这组诗大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
相关诗词
-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六
师心如死灰,形亦如槁木。胡为衲子归,以响答空谷。顾我尘垢身,拟向禅河浴。更愿张佛灯,为我代明烛。
-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十二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
-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十三
师本穷和尚,我亦穷秀才。忍穷俱已彻,老肯不归来。今师虽暂别,泉石莫相猜。应缘聊复耳,师岂有心哉。
-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十一
古无住持事,但只传法旨。有能悟色空,便可超生死。庸僧昧本原,岂识西归履。买帖坐禅床,佛法将何恃。
-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八
我与师来往,岁月虽未长。相看成二老,风流亦异常。既宴坐岩上,我方为聚粮。傥师能早归,此乐犹未央。
-
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五
东入黄河水,茫茫汎纡直。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
齐南郊光章十三首·其五·永至乐
紫坛望灵,翠幕伫神。率天奉贽,罄地来宾。神贶并介,泯祗合祉。恭昭鉴享,肃光孝祀。威蔼四灵,洞曜三光。皇德全被,大礼流昌。
-
大禘圜丘及北郊歌辞十三首·其五·皇夏乐
帝敬昭宣,皇诚萧致。玉帛齐轨,屏摄咸次。三垓上列,四陛旁升。龙陈万骑,凤动千乘。神仪天蔼,睟容离曜。金根停轸,奉光先导。
-
感春十三首·其五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