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纵笔三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反映了苏轼晚年落荒艰苦的生活与乐观豁达的心境,从中亦可看出作者和儋州人民的密切关系,第三首诗反映诗人和儋州人民的深厚感情。组诗笔调恬适闲远,情韵俱佳,充分体现了作者超旷闲逸的心境与诗境。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所再贬儋州(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时已64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
相关诗词
-
《松下纵笔四首·其三》拼音版
种玉餐芝术不传,金丹下手更茫然。陶公妙诀吾曾受,但听松风自得仙。
-
《纵笔五首·其三》拼音版
温温地炉红,皎皎纸窗白。忽闻啄木声,疑是敲门客。
-
《纵笔五首·其一》拼音版
惰游不能耕,心愧新舂白。啸傲茅三间,主人终胜客。
-
《纵笔二首·其一》拼音版
天下本无事,吾生行且休。关心惟酒盏,入眼独渔舟。雁过三湘晓,云开二华秋。殷勤驿楼柱,小草记曾游。
-
《纵笔四首·其三》拼音版
薙草除枯叶,劳人亦动心。无愁疏把酒,习懒罢弹琴。濯垢临溪水,追凉就木阴。常寻省力处,外物孰能侵。
-
《纵笔三首·其一》拼音版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
《弘治十二年秋八月到靖康外叔祖陈廷圭赠诗一律席上走笔次韵三首·其三》拼音版
十载相逢一辴然,德星遥报聚群贤。谁愁白发三千丈,自信浮槎八月天。诗到豪来轻纵手,酒从乐处浪呼拳。今朝诗酒总长醉,不问卢王孰后先。
-
《子金舅出示雁湖和章走笔为谢三首·其三》拼音版
龙山仙去参谋死,纵有奇文欲似谁。前辈风流只公在,不才我定愧牢之。
-
《醉后纵笔四首·其三》拼音版
辽阳天气异中华,春尽园林未见花。那似故园风景好,绮罗丛里驾香车。
-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其三》拼音版
前旌一幅粉书名,行路知君亦涕零。遂失词人空甫里,谩留悲鹤老华亭。主张寿禄无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归处仙龛终不远,新坟东见海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