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
〔近代〕
西风烈(3),长空雁叫霜晨月(5)(4)。霜晨月(5),马蹄声碎(6),喇叭声咽(7)。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雄关漫道真如铁(1),而今迈步从头越(2)。从头越,苍山如海(3),残阳如血(4)。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小提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其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
- 作品出处毛泽东诗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忆秦娥
- 创作年代1935年
创作背景
《忆秦娥·娄山关》此词写于1935年2月,最早发表于1957年1月的《诗刊》上。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后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昌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相关诗词
-
忆秦娥·如何说
如何说。人生自古多离别。多离别。年年辜负,海棠时节。娇娇独坐成愁绝。胡笳吹落关山月。关山月。春来秋去,几番圆缺。
-
忆秦娥·春闺
花妒妾。酒晕双桃靥。切切。早与鸳鸯颁度牒。翠颦娇煞远山色。水样罗裙褶。叶叶。上绣穿花千个蝶。
-
忆秦娥·伤离别
伤离别。风烟漠漠关山隔。关山隔。去时容易,归时难说。芝田暗老甄妃色。江花江草都更迭。都更迭。为君憔悴,年年月月。
-
忆秦娥·送别
溪头柳。青青折赠行人手。行人手。最伤心处,西风重九。阳关一曲长亭酒。停鞭欲去仍回首。仍回首。少年离别,老来依旧。
-
忆秦娥·天沉沉
天沉沉。香罗拭泪行穷阴。行穷阴。左霜右雪,冷气难禁。几回相忆成孤斟。塞边鞞鼓愁人心。愁人心。北鱼南雁,望到而今。
-
忆秦娥·泰岱烟云师王右丞
天下小。眼前画本青难了。青难了。峰头抉眦,更无飞鸟。齐烟几点雄风扫。秦碑几字坛封倒。坛封倒。茂陵何事,尚求遗稿。
-
碧云深·寓忆秦娥
风凄凄。井阑络纬惊秋啼。惊秋啼。凉侵好梦,月正楼西。卷帘望月知心谁。关河空隔长相思。长相思。碧云暮合,有美人兮。
-
忆秦娥·雪霏霏
雪霏霏。蓟门冷落人行稀。人行稀。秦娥渐老,着破宫衣。强将纤指按金徽。未成曲调心先悲。心先悲。更无言语,玉箸双垂。
-
忆秦娥·天留窍
天留窍。待君觑补真经妙。真经妙。凄凉出世,便无残照。南屏剩墨青山稿。西关断甓黄妃吊。黄妃吊。六桥何限,浪枯莺老。
-
忆秦娥·醒朝睡
醒朝睡。拥衾忽忆当年事。当年事。抛人孤另,软帘风细。万千孤负呼乡里。一朝回想心如醉。心如醉。杜鹃啼血,洒成红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