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杜甫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玉泉(1)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2)

玉泉山玉泉寺以南就数岳麓山麓山寺最特殊,道林寺似乎在比赛谁的山林沟壑最幽静盘纡。

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寺门高开向着洞庭之野,殿脚仿佛插入了远处的赤沙湖。

五月寒风冷(1)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据说炎热的五月天这里的风还是凉飕飕的会把佛骨吹冷,昼夜六时天乐不绝总有人来朝拜香炉。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

来到这灵山胜地步步踩的都是像雪山上长着的香草,僧宝和合人人顿觉心性圆明犹如沧海之珠。

(1)(2)壮丽敌,(3)厨松道清(4)俱。

多层寺塔只有壮丽的宫墙差堪匹敌,跟松间道路同样清凉的还有那香积厨。

(1)交响共命鸟(2),金榜双回三足乌(3)

莲池里交响着共命鸟,红日高照两寺的黄金牓都反映出三足乌。

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1)寻河知有无。

渡海去寻方丈、蓬莱很费时间,穷河源寻玄圃谁知是有还是无?

暮年且喜经行近,春日兼蒙暄暖扶。

暮年且喜到这儿来路很近,更何况春天里游山还可仰仗蒸腾的暖气把我搀扶。

飘然斑白(1)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白发飘然此身何往?傍烟霞诛茅筑屋倒可在这里隐居。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1)田土仍膏腴。

虽然桃花源里人家的制度已有改变,可羡那橘子洲头的田土仍极膏腴。

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内不喧呼。

潭州城中民风淳古,太守衙门里不闻喧呼。

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古时候的人遭遇衰世都韬光养晦,于今幸喜来此乐国休养多病的微躯。

依止老宿(1)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

就是现在来投靠老禅师也不算晚,功名富贵并不值得贪图。

久为(1)客寻幽惯,细学(2)颙免兴孤。

我早知道谢客已习惯于访胜寻幽,还应该细学周颙以免清兴孤。

一重一掩吾肺腑,(1)(1)花吾友于(2)

一重一掩的山林跟我息息相关,简直就是我的肺腑,山鸟山花我把它们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友于。

宋公(1)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2)老夫。

宋公放逐岭南过此曾赋诗题壁,他还分了份景色留给了老夫。

小提示: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状写山川风俗之美,谓仙界远而难求,不若岳麓近而可得,宜卜居养生。诗可分三段:第一段叙写两寺胜景,第二段记述此间山川风俗之美,第三段谓欲卜居养生于此。全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大有在此地安居的愿望,构思精妙,诗境老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诗歌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此诗当为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春作于潭州(今湖南长沙)。仇兆鳌《杜诗详注》于此诗题下注云:“蔡兴宗《年谱》编在大历四年春初到潭时,诗云‘春日暖正其时也’。”杜甫由岳阳白马潭出发二月下旬至潭州,停舟数日,游览了长沙名胜岳能山及麓山道林二寺而作此诗。马积高认为应把此诗偏次于《清明二首》之后,但不是诗人由岳阳赴衡阳经潭州时所作,而应作于复由衡阳返长沙之后不久。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