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壬戌清明作》是清朝文学家屈大均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主要抒发了作者反清无望的幽愤和悲怆。全诗因情写景,音节低沉,情调比较消极,表现了当时一般志士遗民壮志难酬的苦闷。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明末清初
创作背景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凋零的严冬过去,煦暖的春天来临。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是祭奠和怀念亲人、朋友、同志的一个日子。而作为遗民诗人的屈大均,在这天触景生情,将时节与自己的奋斗联系起来,抒发了反清无望的深沉幽愤和悲怆。
相关诗词
-
和进之壬戌雪中作
...何亲独淹久。从来幸不分町畦,此日宁须问容受。晚来笔冻可柰何,满庭落叶寒风多。嫦娥矫立碧云里,似欲斗彩撩清哦。我今有诗亦不作,此雪讵堪还更落。
-
追怀甲戌清明宇文信仲知郡大卿同尤张二倅过予小园赏花
甲戌清明鬓未翁,邦君过我小园中。牡丹初喜开千朵,劫火何知付一空。展转干戈春梦断,凄凉风雨客途穷。九原可作应垂涕,今日前时事不同。
-
壬戌岁除作明朝六十岁矣
禅榻萧然丈室空,薰销火冷闭门中。光阴又似烛见跋,学问只如船逆风。一岁临分惊老大,五更相守笑儿童。休言四十明朝过,看取霜髯六十翁。
-
壬戌南还作·其一
自出皇都门,渌水明可掬。高风抟羊角,飞沙旋雾縠。乘快得顺流,溯行又转辘。长河亘千里,回溪每九曲。时序值暮春,光景信明淑。市邑临水折,岸柳新雨沐。欲问北州故,但以南期促。同行近百艘,晨夕相追逐。挂席雁翅接,转棹鱼尾续。长闻夜集喧,又见风排簇。所遇皆南金,胡为弃荆玉?非有弹冠庆,相呼入山麓。
-
齐天乐·其一·甲戌清明雨中感春
...。梨花过后。悄不见邻墙,弄梅纤手。绮陌东头,个人还似旧时否。相如近来病久。纵腰围暗减,犹未全瘦。宿酒昏灯,重门夜雨,寒食清明依旧。新愁谩有。第一是伤心,粉销红溜。待约明朝,问舟官渡口。
-
行香子·壬子清明时客龙泉县
流滞荒城。无限凄清。正愁时、谁道清明。韶华游冶,怕杀关情。也不须提,不须问,不须听。独自行行。多少山程。梦回时、月冷茅亭。鬓丝渐变,带眼堪惊。总没人知,没人见,没人疼。
-
壬辰清明日客有携酒城东邀陈致中谢行可程子舟马希穆及余游月盘洞天偶遇张文泰遂同饮欢甚行可以老杜清明二诗次韵纪事因就韵赋·其
闭门且免走西东,时事无闻绝似聋。几处干戈犹不息,一春桃李又成空。唯馀山水长清丽,未见车书远混同。冷节伤神登墓道,禁钟未夕惨江枫。青山旧宅南归后,白日浮云北望中。欲效微才今未用,沧波甘分钓鱼翁。
-
戊戌清明杭邸坐雪
思乡处处只愁生,正好春游又不晴。雪是梨花云是柳,马婆巷口过清明。
-
壬午清明拜先君墓下
锵锵涧水鸣,阴阴宰木春。晨兴羞清酌,酹我柏下人。山蹊塞欲断,呼童剪荆榛。断甃土晕碧,古瓦垣衣青。席草再俛伏,泫然泪沾巾。音容一以远,魂梦何由寻。终天不可报,九原谅斯闻。愿言领诸孤,年年拜清明。
-
玉楼春·甲戌清明
閒愁钻入诗心缝。压得双肩寒未耸。清明终是异乡春,风雨莫温游子梦。羁魂不到先人冢。阙处松楸谁补种。潮音有意助新吟,泉路无人知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