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
〔清〕
江宁(1)之龙蟠(2),苏州之邓尉(3),杭州之西溪(4),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5)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
固也(1)。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2)以绳(3)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4)直(5),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6)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7)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8)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9)之隐(10)明告鬻(11)梅者,斫(4)其正,养其旁条(12),删其密,夭其稚枝(13),锄其直(5),遏(14)其生气,以求重价(15),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本来就如此。(对于)这,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1)之三日,乃誓疗之:纵(2)之顺(3)之,毁其盆,悉(4)埋于地,解其棕缚(5);以五年为期,必复(6)之全(7)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8),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我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于是发誓要治疗它们:我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棕绳的束缚;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使它们恢复和使它们完好。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呜呼!安得(1)使予多暇(2)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3)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唉!怎么能让我有多一些空闲时间,又有多一些空闲的田地,来广泛贮存南京、杭州、苏州的病态的梅树,竭尽我毕生的时间来治疗病梅呢!
小提示:龚自珍《病梅馆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病梅馆记》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剖析产生病梅的根由。第二段,表明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第三段,抒写自己辟馆疗梅的苦心。
- 作品出处龚自珍全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病梅馆记》此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
相关诗词
-
旗山梅赠古起之
罗浮秀气钟南粤,势接旗山夐清绝。旗山有梅不记年,百卉丛中独英杰。盘根错节迷蒿林,绿衣翠羽时歌吟。天生奇物不易得,一旦披云出荆棘。诗人珍爱比黄金,置汝高轩若佳客。旗山梅花花中魁,雪风吹动参差开。皎如玉露出仙掌,香侔姑射薰琼台。窃比名贤励清节,独向岁寒...
-
病
朝来疲案牍,卧阁暂怡颜。原以忙成病,还因病得閒。方书随意检,好句放情删。强起看花径,行行仗小鬟。
-
咏梅再叠前韵二首酬雪湖·其二
手植寒梅不记年,年来珠玉竞森然。溪山入画真全景,雪月如期本夙缘。仙种旧分清绝地,疏枝遥倚泬寥天。任教桃李争春色,冷淡风光性自便。
-
卜算子·春病
心是惜花疼,足是寻春乏。花残春老病根由,病也风流煞。欲补恨难消,欲泻情还弱。春来花放是良医,此外曾无药。
-
梅花二首·其二
游人重引岁寒思,记得梅花欲发时。春事故园应较早,北枝容易接南枝。
-
戏和德升赏梅因记十三日梅园之游发诸兄一笑
我闻永庆梅,孤标寄岩阴。衰年苦多病,咫尺未暇寻。公心亦似铁,惜花情却深。爱此独株好,何必须满林。兹游恨莫陪,有酒谁与斟。因思东郊上,琼蕊满髻簪。黄昏月下归...
-
动心画梅题记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清到十分寒满把,始知明月是前身。
-
过非熊馆问病同杨亦琳
周南岂留滞,文园聊卧疾。閒馆肃沈沈,残架卷书帙。窗隙逗流光,晶荧见朝日。宵眠乡梦馀,晨起梳头毕。芝捡秘丹方,石铛养苓朮。羁居寡尘萦,寝坐兴非一。渊明...
-
病起
解绶归来馀一纪,明农学圃分相宜。登庸省署浮云过,笑傲林泉白日移。有病始知无病好,老年方羡少年时。忘情谁似陶彭泽,纵浪乾坤每自怡。
-
病中闻秋娘病甚因记其濒别之言
一雨花朝数日阴,病中闻汝病侵寻。向人作傻前言在,何事伤肝直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