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唐〕
芳桂当年(1)各一枝,行期未分压(2)春期。
我们正当妙年,幸运地各折一枝芳桂;却也不曾料到:才是春末,我能有机会东归。
江鱼朔雁(1)长相忆,秦树嵩云(2)自不知。
我们一在北地,一去南方,虽然也可以长相忆念,但远隔秦树嵩云,今后的行踪,也就很难知悉了。
下苑(1)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2)又差池(3)。
我们过去在下苑一带的游宴情况,此后也只能从想象中去回味了。
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1)赠所思。
我们各折桂枝,我此去是及第东归,面对灞桥柳色,自然不会惹起离愁,也就不须辱折柳条以相赠了。
小提示:李商隐《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中。 首联写作者写诗的原因,行次灞上,便作此诗,回寄同科未及话别诸友,以抒情怀;颔联写作者东归后与同年彼此相隔,虽音书可通,却终难知彼此消息,只能长相忆而已;颈联写友人间推测作者行踪却难于相聚;尾联写劝慰友人:离愁难,不要折柳相赠。这首诗虽然是写别离,却贵有风致,咏离别而无离恨,喜悦轻快心情溢于字里行间,别具一种顾盼生姿之风致。
创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应试,经令狐绚誉荐,而登进士第,高锴当时共录取了四十名新进士,除李商隐外,还有李肱(状元)、张棠、李定言、牛丛、郑茂谌、曹确、吴当等。这些就是李商隐的同年好友。其中韩瞻后来成了李商隐的联襟,关系最为密切。离京之前,同年好友们设宴为商隐饯行,大家互相勉励一番,约好今后要尽量互相提携等等,然后握手道别。李商隐及第离会后,即东归济源(今河南省济源县)省母,行次灞上,便作《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此诗,回寄同科未及话别诸友,以抒情怀。
相关诗词
-
晚春寄同年张曙先辈
莫将时态破天真,祗合高歌醉过春。易落好花三个月,难留浮世百年身。无金润屋浑闲事,有酒扶头是了人。恩地未酬闲未得,一回醒话一沾巾。
-
春日行次钱塘却寄台州姚中丞
岂为无心求上第,难安帝里为家贫。江南江北闲为客,潮去潮来老却人。两岸雨收莺语柳,一楼风满角吹春。花前不独垂乡泪,曾是朱门寄食身。
-
下第东归别友人
不得同君住,当春别帝乡。年华落第老,岐路出关长。芳草缘流水,残花向夕阳。怀亲暂归去,非是钓沧浪。
-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
芳岁归人嗟转蓬,含情回首灞陵东。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世事悠扬春梦里,年光寂寞旅愁中。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
送褚大落第东归
...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薮。玉堂金马隔青云,墨客儒生皆白首。昨梦芳洲采白蘋,归期且喜故园春。稚子只思陶令至,文君不厌马卿贫。剡中风月久相忆,池上旧游应再得。酒熟宁孤芳杜春,诗成不枉青山色。念此那能不羡归,长杨谏猎事皆违。他日东流一乘兴,知君为我扫荆扉。
-
送郑巨及第后归觐
多才白华子,初擅桂枝名。嘉庆送归客,新秋带雨行。离人背水去,喜鹊近家迎。别赠难为此,衰年畏后生。
-
发硖石路上却寄内
莎栅东行五谷深,千峰万壑雨沈沈。细君几日路经此,应见悲翁相望心。
-
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
平门桥下水东驰,万里从军一望时。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秦陵无树烟犹锁,汉苑空墙浪欲吹。不是伤春爱回首,杏坛恩重马迟迟。
-
郑戭及第东归后赴洋州幕
郤生方得桂,王粲始从戎。
-
再下第将归荆楚上白舍人
穷通应计一时间,今日甘从刖足还。长倚玉人心自醉,不辞归去哭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