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桃叶渡
〔清〕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秦淮河涨水的季节,桥显得低了,杨树飘荡着枝条。绿杨带领着春风陪着燕子飞舞,带着露珠凄然离别。在轻烟细雨之中,来到了梨花开放、芳草吐绿的寒食季节。画船上歌舞音乐缭绕。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古今如桃根、桃叶色艺都佳的女子,并不在少数。月下老人偏把红丝线拴在桃叶足上,她有幸嫁给王献之,因而扬名后世,而更多的女子则湮没无闻。当年西施如果终老故乡,谁还会称道她的美貌呢?由于王献之一首《桃叶词》,而使桃叶渡江之事流传千古。
小提示:郑燮《念奴娇·桃叶渡》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念奴娇·桃叶渡》是清代词人郑板桥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南京桃叶渡的现实景色,下片转而想到历代无数被埋没的杰出女子。词人为他们的不同人生遭遇而鸣不平。全词表现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并寓含忧念现世的情怀。
创作背景
雍正十年(1732年)春,词人在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试,在乡试前后游览了桃叶渡,有感而发创作了《念奴娇·桃叶渡》。
相关诗词
-
念奴娇·和仲渊似园小坐用玉田韵
馀寒犹滞,甚槐街喧遍、报晴钟鼓。芳节三分都过二,阑槛几家春聚。渔父桃花,王孙芳草,休问年时路。西山今日,高楼心事无数。那得却扫如君,不知许事,自适闲中趣。老境闭门思种菜,未要木奴千树。长剑...
-
念奴娇·日望楼春眺有怀仲弓
...无恙,林莺休诉憔悴。遥指一角飞檐,百年裙屐,盛江家亭子。韦杜风烟天尺五,销得流光如水。经醉湖山,笑人鱼鸟,自惜登临意。小桃红绽,嫣然知向谁媚。
-
念奴娇·二月十二日妙光阁下感赋
沈屯云乱,倚阑干愁对,春山颜色。芳事无情翻有信,依旧小桃红坼。鸟语关关,帘痕滟滟,容易繁华掷。楼台无恙,到来多少尘隔。漫忆楚客当年,朋笺花底,秀语分寒碧。吹泪庭槐亲酹取,此是沧...
-
念奴娇·友人见示江南春图兼寄金陵怀古之什感事因题
酒旗风影,漾回波,不断春愁千斛。中有过江,名士泪,销得新亭一掬。老子婆娑,英雄割据,莫举伤高目。江南春好,送人惟有哀曲。谁念玉尘风流,虚元谈未,了神州沈陆。空吊金城衰柳色,依旧江潭悽绿。故国鹃声,荒山龙气,终古苍黄局。歌尘如梦,野花开遍陵谷。
-
桃叶渡作
桃叶三春好,桃花复似霞。君心爱桃叶,不肯爱桃花。
-
桃叶渡
二月江南望,桃花烂似霞。
-
念奴娇·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
-
念奴娇·莫愁湖
...殿金莲,后庭玉树,风雨催残骤。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
-
念奴娇·胭脂井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井底胭脂联臂出,问...
-
念奴娇·长干里
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淮水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