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雷岸与妹书
〔南北朝〕
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逾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
向因涉顿,凭观川陆;遨神清渚,流睇方曛;东顾五州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长图大念,隐心者久矣。
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含霞饮景,参差代雄,淩跨长陇,前后相属,带天有匝,横地无穷;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寒蓬夕卷,古树云平,旋风四起,思鸟群归,静听无闻,极视不见。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苎蒿攸积,菰芦所繁,栖波之鸟,水化之虫,智吞愚,强捕小,号噪惊聒,纷乎其中;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滔滔何穷,漫漫安竭?创古迄今,舳舻相接。思尽波涛,悲满潭壑。烟归八表,终为野尘。而是注集,长写不测,修灵浩荡,知其何故哉?
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压江潮,峰与辰汉相接。上常积云霞,雕锦缛。若华夕曜,岩泽气通,传明散彩,赫似绛天。左右青霭,表里紫霄。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湘汉者也。
若潀洞所积,溪壑所射,鼓怒之所豗击,涌澓之所宕涤,则上穷荻浦,下至狶洲;南薄燕𠂢,北极雷淀,削长埤短,可数百里。其中腾波触天,高浪灌日,吞吐百川,写泄万壑。轻烟不流,华鼎振涾。弱草朱靡,洪涟陇蹙。散涣长惊,电透箭疾。穹溘崩聚,坻飞岭复。回沫冠山,奔涛空谷。碪石为之摧碎,碕岸为之䪠落。仰视大火,俯听波声、愁魄胁息,心惊慓矣!
至于繁化殊育,诡质怪章,则有江鹅、海鸭、鱼鲛、水虎之类,豚首、象鼻、芒须、针尾之族,石蟹、土蚌、燕箕、雀蛤之俦,折甲、曲牙、逆鳞、返舌之属。掩沙涨,被草渚,浴雨排风,吹涝弄翮。
夕景欲沈,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舟子再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风吹雷飙,夜戒前路。下弦内外,望达所届。
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涂草蹙,辞意不周。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大雷岸与妹书》是南朝宋文学家鲍照创作的一篇骈体书信。信中描绘了九江、庐山一带山容水貌和云霞夕晖、青霜紫霄的奇幻景色;表达了作者严霜悲风中去亲为客、苦于行役的凄怆心情,结尾转为对妹妹的叮嘱与关切,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全篇文采瑰丽,笔调细腻,写景生动。
- 作品出处鲍参军集
- 文学体裁书信
- 创作年代南朝宋
创作背景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临川王刘义庆出镇江州,引鲍照为佐吏。同年秋天,鲍照由建康(今南京)赴江州(今江西九江)就职,途中经大雷岸(在今安徽境内),即景抒情,于是给他的妹妹鲍令晖写了《登大雷岸与妹书》这封骈体书信。
相关诗词
-
发华节亭过灵洲至三水与钧谟猷三弟别
片帆已过郁洲台,风急惊沙落雁哀。万里独怜难判袂,三江犹得共衔杯。西陵涛起思康乐,南国书归念大雷。弟妹分岐贫更苦,客轺今去几时回。
-
哀仲妹
壸范班班在里闾,始知列女传非虚。室无遗桂空花妄,溪有新茔宰树疏。弟忆雪中联汝句,兄行雷岸寄家书。自怜戴白龙钟叟,犹向原头驾素车。
-
寄校书七兄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
-
忠养堂书怀·其一
无才不敢恨长贫,老大惟知与道亲。几杖高堂多古物,衣冠中土有遗人。碧梧早落过芳岁,黄菊迟开及好春。绕屋云山无路入,一家鸡犬自先秦。
-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峰山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光相大现赋诗纪实属印老刻之以为山中一重公案
...。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寒凌兢。天容野色鯈开闭,惨澹变化愁仙灵。人言六通欲大现,洗山急雨如盆倾。重轮叠采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我与化人中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前山忽涌大圆相,日围月晕浮青冥。林泉草木尽含裹,是则名为普光明。言词海藏不胜赞,北峰...
-
六曹长贰观潮予以入直不预晡时大雷雨走笔戏蔡子平
雷轰万鼓勒潮回,无复亭前雪作堆。应为尚书悭且涩,盲风怪雨一时来。
-
登高丘而望远海赠梁岳
...寒苦欲趣入关。云涛不见西洲渡,咫尺那分北郭山。君不见披发之翁狂渡河,其妻止之徒咨嗟。家中餔麋尚可住,君今欲渡将如何。请君登高丘,与君望远海,一曲箜篌至今在。长风破浪岂无时,万斛之舟且须待。
-
江南弄八景·其七·登洲涌潮
潮平儿女唱歌来,潮落中流慢橹回,登洲两岸乱花开。乱花开,杂芳草。郎不来,春将老。
-
大涤洞天留题
悬知凡骨本难仙,谁遣来登大涤天。篝火既容窥洞穴,抚栏又得听岩泉。
-
登大别眺望
人争汉口渡,日落阳台坂。鼓吹隔岸闻,楼观排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