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行五首·其三
〔唐〕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1)。
十一月里,边塞城池笼罩在一片缥缈的雨雪之中。
元戎(1)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胡人的主帅号令严明,军队、马匹矫健,装备精良。
羌(1)胡(2)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这些胡人没有穷尽的时候,征伐战争何时才能罢休,战士们何时才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
小提示: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蓟门行五首》是唐代诗人高适在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三首写胡兵法纪严明、装备精良,唐军征战无期。在这一首诗中,诗人坦言敌人的强大,颇具军事家的胸怀和才干,进而叹息,边境何日得宁,战士何日得归。在古代,中原地区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轻视周边少数民族,而诗中,诗人极有远见卓识地看到胡人的力量其实十分强大,有时甚至明显优于汉族军队。后来的元灭宋、清灭明,即印证了诗人的观点。诗人当时只是看到胡兵强于守军,因此边境堪忧,并未能见识到胡兵竟能践踏整个中原。但诗人不囿于成见,而能面对实际,正视问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提出问题,从这一点上,这是诗的价值可以说远远超出其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在文艺上的价值。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高适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从“边城十一月”和“纷纷猎秋草”可知,五诗非一时所作,大约是对某年秋冬所见边塞情景的高度概括。
相关诗词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淮阴行五首·其五
隔浦望行船,头昂尾幰幰。无奈晚来时,清淮春浪软。
-
感讽五首·其三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
出门行二首·其二
海风萧萧天雨霜,穷愁独坐夜何长?驱车旧忆太行险,始知游子悲故乡。美人相思隔天阙,长望云端不可越。手持琅玕欲有赠,爱而不见心断绝。南山峨峨白石烂,碧海之波浩漫漫。参辰...
-
从军行五首·其五
黄纸君王诏,青泥校尉书。誓师张虎落,选将擐犀渠。雾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疏。横行十万骑,欲扫虏尘馀。
-
苦哉行五首·其五
可汗奉亲诏,今月归燕山。忽如乱刀剑,搅妾心肠间。出户望北荒,迢迢玉门关。生人为死别,有去无时还。汉月割妾心,胡风凋妾颜。去去断绝魂,叫天天不闻。
-
苦哉行五首·其四
妾家清河边,七叶承貂蝉。身为最小女,偏得浑家怜。亲戚不相识,幽闺十五年。有时最远出,秪到中门前。前年狂胡来,惧死翻生全。今秋官军至,岂意遭戈鋋。匈奴为先锋,长鼻黄发拳。弯弓猎生人,百步牛羊膻。脱身落虎口,不及归黄...
-
杂曲歌辞·古曲五首·其三
夜裁鸳鸯绮,朝织蒲桃绫。欲试一寸心,待缝三尺冰。
-
雨后田间杂纪五首·其三
行到深村麦更深,放低小轿过桑阴。再三传语春寒道,好为农家惜绿针。
-
陇西行四首·其三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