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宋〕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2)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1)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3),善辩说,与其兄俱以(7)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4)。宝元(5)时,朝廷开方略(6)之选,以(7)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8)、郑文肃公(9)争以(7)君所为书以(7)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10)斋郎(11),已而选泰州海陵(1)县主簿。贵人(12)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7)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7)卒。噫!其可哀也已。
先生名平,字秉之,姓许。我曾经编过他的家谱。他就是家谱上所载的现任泰州海陵县主簿的人。许君既与他的哥哥许元以互相友爱而著称于天下,而且从少年时就超出一般人,他从不受约束,擅长辩论,与哥哥都因富有才智谋略而被当世的大人先生所器重。仁宗宝元年间,朝廷开设方略科,来招纳天下具有特异才能的人才,当时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相写信推荐先生,因此,他被征召进京应试,结果被任命为太庙斋郎,不久被选派做泰州海陵县主簿。朝中的大臣多荐举先生有雄才大略,应该任用做重要的事以考验他,不应该把他放置在州、县做一般官吏。许君也曾经意气慷慨,自信自负,想有一番作为。但终究没能有一次显示自己才智的机会就死去了。唉!真令人哀伤啊。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1)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2)固宜。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而辄(3)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4)之国,此又何说哉!嗟乎!彼有所待而不遇者,其知之矣。
读书人当中本来就有那种远离尘世、与世俗不合,一味按自己的意图行事的人,即使受到讽刺谩骂、嘲笑侮辱、穷苦愁困都不后悔,他们都没有一般人那种对名利的营求之心,而对后世有所期望,因此他们的失意、不合时宜也是应该的。至于那些富有机智谋略、追求功名利禄的读书人,企图利用时世的变化,去营求权势和物利,却往往不能得志的,也是难以数记的。然而,才辩足以改变一切事物,却在重用游说的时代困穷;智谋足以夺取三军的统帅,却在崇尚武力的国家遭受屈辱,这种情况又怎么解释呢?唉!那些对后世有所期待、遭受困厄却不后悔的人,大概知道其中的原因吧!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扬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瓌,不仕(1);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许君死时五十九岁,在仁宗嘉祐某年某月某日葬于真州扬子县甘露乡某地的原上。夫人姓李。长子名瓌,没有做官;次子名璋,任真州司户参军;三子名琦,任太庙斋郎;四子名琳,中了进士。五个女儿,已经出嫁的两个,一个嫁于进士周奉先,一个嫁于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1)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2)?
墓碑上的铭文是:有人提拔而任用他,没有谁排挤而阻碍他。唉!许君却死于小小的海陵县主簿的官位上,是什么人造成他如此命运呢?
小提示: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墓志铭,这篇墓志铭主要是哀悼许平有才能而屈居下位的悲剧。第一段写许君有大才却终不得用的事实;第二段以离俗独行之士和趋势窥利之士的不遇,来衬托许君的不得志;第三段写许君的后事;第四段铭文只二十余字,概括许平一生遭遇,隐含强烈的悲愤。全文议论较多,情调慷慨悲凉。
- 作品出处王临川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这是王安石为已经去世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平所撰写的墓志铭,这篇文章当作于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
相关诗词
-
题右长史富春胡去华乃父清之处士墓志铭后
伤哉胡处士,西浙旧知名。卓行超前辈,高风起后生。白云营别墅,华表卜佳城。剩有林泉乐,浑无宠辱惊。野情聊自适,世累忽相婴。地迥风烟暗,天高日月明。虽兴埋玉叹,终荷赐金荣。旅榇他乡发,哀歌故里迎。猿啼桐水夕,鹤唳默山晴。子富春秋学,人题月旦评。焚黄时可待,衣锦昼堪行。铭碣祠前立,圭田墓下耕。束刍吾欲致,酹酒若为倾。回首松楸路,凄然一怆情。
-
题金华王傅朋墓志铭后
忆昔衣冠聚一门,至今人物见诸孙。岂无济济才名继,况有堂堂相业存。文宪先生铭已刻,奎章学士句堪论。庭前手植三槐树,应是频沾雨露恩。
-
赠查泰宇之闽清主簿任
...意晚得仕,鬓发飞秋霜。教授古吉州,讲论明三纲。读律始亲民,竟过炎海旁。出为县主簿,又恐案牍忙。庐阜青遥遥,彭蠡深泱泱。岂无田园居,亦可归耕桑。不敢慕高尚,匪图承宠光。恭惟古君子,气貌何端庄。昔在习凿齿,今之汉仇香。方当盛平世,帝圣辅弼良。四裔息征战...
-
谒初祖主簿府君墓太玄观主萧云汉候于途因过观中少憩而归·其四
峥嵘台殿俯清流,潇洒仙翁足应酬。福酒旋温聊共酌,灵砂虽近不须求。风前客裌长林晚,云际钟声古洞秋。先垄隔山才咫尺,一回瞻拜一来游。
-
送喻汤佐由试佥事降文昌县主簿
文昌主簿新纡宠,平乐分司旧拜恩。獬豸高峨冠上角,凤皇深护棘中身。问津海涌琼崖晓,辞阙天回紫极春。自古功名归秀士,好将惠泽溥黎民。
-
送嘉祥县主簿
麟绂由来纪地灵,宣尼绝笔载遗经。千年已见河流碧,万里遥看岱岳青。鸾凤林低栖棘枳,鲲鹏海阔奋空冥。春花满县归来日,玉佩玲玲月下听。
-
龙溪亭阳城县主簿婺源方彦清家近龙溪筑亭溪上征诗为赋四十韵
...冠裳荣白日,鹓鹭列青冥。慷慨知风骨,雍容见典刑。镇材通馆阁,颙器动朝廷。美玉终良价,洪钟岂寸莛。剡船回戴宅,磻钓入周庭。许国怀三策,为霖忆四溟。浯因元子重,愚自柳侯馨。香水空存迹,桃源不是厅。题诗无秀句,辜负越山青。
-
谒初祖主簿府君墓太玄观主萧云汉候于途因过观中少憩而归·其三
髯翁疑是地行仙,手把熏炉导我前。溪上路穷琳馆出,屋头山合锦屏连。古碑有字浑能辨,鸿宝非人可浪传。追省旧游还一笑,苦寒曾讶酒无权。
-
奉萱堂诗为吴县主簿李京春题
...衣率子妇,称寿在膝傍。时新荐珍羞,家酿倾瑶觞。承顺母颜色,欲我忧尽忘。鹤发明翠冠,童颜照霞裳。母心安且乐,遐算应无疆。况君负俊才,佐邑人称良。从兹懋声迹,远到未可量。明镜颂光庭,鸾凤美仇香。愿言踵先哲,显扬更流芳。
-
闻庄舍弟自庄浪除广西桂林府修仁县主簿作长律四十韵以寄
...水闸山成斗,溪桥市趁墟。金沙横螮蝀,蛛窟映蟾蜍。晓色催行李,清风送佩琚。山翁招竹所,野老迓蓬庐。客路殷忧际,公庭上任初。簿书明法律,耕稼抚田闾。问俗来耆硕,分曹察吏胥。嘉生函化育,和气蔼吹嘘。桂岭秋声外,灵川晚照余。林深蟠宿蟒,树杪聚群狙。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