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杭州进士诗叙

苏轼

原文 拼音版

右《登彼公堂》四章,章四句,太守陈公之词也。

苏子曰:士之求仕也,志于得也,仕而不志于得者,伪也。苟志于得而不以其道,视时上下而变其学,曰:吾期得而已矣。则凡可以得者,无不为也,而可乎?昔者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孔子善之,曰:「招虞人以皮冠。」夫旌与皮冠,于义未有损益也,然且不可,而况使之弃其所学,而学非其道欤?

熙宁五年,钱塘之士贡于礼部者九人,十月乙酉,燕于中和堂,公作是诗以勉之曰: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言水而及松柏,于其动者,欲其难进也。万世不移者,山也,时飞时止者,鸿雁也;言山而及鸿雁,于其静者,欲其及时也。公之于士也,可谓周矣。《诗》曰:「无言不酬,无德不报。」二三子何以报公乎?

作品简介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杭州知州陈襄为赴考进士作诗送行。本篇是苏轼为陈襄送行诗写的序。叙:即序,苏轼祖父名苏序,为了避讳,他用“叙”字来代替“序”字。

文中苏轼希望考生能在朝廷颁行“科举新制”的形势下,依旧保持“学术独立”的品行,不随时势而改变。然而这种劝诫是徒劳的,不过表明苏轼自己的态度罢了。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