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布裘
〔唐〕
桂布(1)白似雪,吴绵(2)软于云。
洁白的桂布好似白雪,柔软的吴绵赛过轻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1)。
桂布多么结实,吴绵多么松厚,做一件袍子穿,身上有余温。
朝拥(1)坐至暮,夜覆眠(2)达晨(3)。
早晨披着坐,直至夜晚;夜晚盖着睡,又到早晨。
谁知严冬(1)月,支体(2)暖如春。
谁知道在这最冷的寒冬腊月,全身竟暖得如在阳春。
中夕(1)忽有念,抚裘起逡巡(2)。
半夜里忽然有一些感想,抚摸着棉袍,起身逡巡。
丈夫贵兼济(1),岂独善(2)一身。
啊,男子汉看重的是救济天下,怎么能仅仅照顾自身!
安得(1)万里裘(2),盖裹周(3)四垠(4)。
哪里有长达万里的大袍,把四方全都覆盖,无边无垠。
稳暖(1)皆如我,天下(2)无寒人。
个个都像我一样安稳温暖,天下再没有受寒挨冻的人。
小提示:白居易《新制布裘》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新制布裘》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言志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此诗描述了作者严冬季节身穿布裘温暖如春的感受,由此推己及人,慨然以救济天下寒人为己任,反映了作者能跨越自我、“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表现了诗人爱民“如我”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封建社会开明官吏乐施“仁政”、惠及百姓的进步思想。全诗表面上是写“稳暖”,实质是表达“仁政”思想,虚实相生,想象丰富,造语精奇。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关于《新制布裘》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元和元年(806),是年冬天,作者新制布裘,一时有感,写了这首关怀人民生活、表现政治抱负的诗;另一说此诗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八年(813)之间,当时作者为母守孝居渭河北岸的渭村,经常与劳动人民接近,严冬时,由自己过着舒适的生活而想到广大人民的无衣无食,产生同情而作此诗。
相关诗词
-
管大夫制云鹤之服恤灾也奉谢二首·其二
锦袍新制自仁侯,病客逢灾正独愁。老钝尚留双石砚,清寒犹问一狐裘。伤心事已如云散,象德人还为鹤羞。笑杀陈三空忍冻,负暄真欲献宸旒。
-
奉和御制上巳日赐宴二首·其二
纪元新历布,修禊暮春初。恺乐传恩斝,荣光动拜裾。宸章争日丽,圣泽与阳舒。欲识天临远,殊方属象胥。
-
民国元年革新制度开学谒圣初用鞠躬礼诗以志感·其一
后时偷谒圣,拜跪恐人看。制度更新日,威仪率旧难。春风频送暖,晓日尚馀寒。反古原非计,问心且可安。
-
秋夜宴吕观察新宅时侍者奏塞上曲
堂构初成燕自来,几人今夕对传杯。微风却暑娱清夜,细雨生凉引绿醅。坐客总深碧玉调,塞儿新制紫云回。休嫌近市仍湫隘,数武阶前且植槐。
-
蒙和府待制宠和前韵又承东湖水嬉之招一首
一声巧啭柳巅头,半丈红芳送晓筹。天气柔嘉收积雨,林花稠叠竦高楼。七槃长袖重新制,九酝空樽讵足忧。丘壑夔龙位岩石,何妨纱帽对沙鸥。
-
武仲伏蒙知府待制宠示新诗课成短篇以献左右
侍从荣依日月光,更因盘错试锋铓。谏书不上时无事,讼缿无留日倍长。旧好葭莩容间见,新篇锦绣得家藏。自惭思涸无高韵,蒿管何因拟凤凰。
-
胡侍御赠皮裘
新制轻衣直一金,能将遗我及冬深。谁怜薄命艰危日,独有平生故旧心。夜榻厌灯堪起坐,风檐欺冷可行吟。长歌为感禘袍意,岂效钟仪奏楚音。
-
伯玑新成小舫邀游东湖次韵
扁舟如小阁,列坐豁尘襟。待月移芦港,追凉系柳阴。客贻新制茗,邻借旧藏琴。苏圃遗踪在,千秋共素心。
-
为谢府题制锦堂
锦江新制夺春妍,物采名堂意晓然。应有五纹供帝衮,曾无一缕费民编。年来抚字谁高手,古道循良此比肩。经纬一同馀事耳,清朝昼绣说家传。
-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其九
参差玉树会鸣珂,辟咡登临乐事多。白练影光分綵笔,绿畴云起濯新禾。早随学礼谈廊庙,时亦寻僧到薜萝。象舞凤翔那得似,老莱衫袖引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