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西施》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是一首七言绝句,在小说中由林黛玉所作。前两句直写西施的不幸,后两句写西施和一般女子一样,红颜多薄命。这首诗是林黛玉以西施自况,发出了预感命运不幸的悲叹,悲哀自已红颜薄命。这首诗引用了东施效颦之典,化用王维《西施咏》和《洛阳女儿行》诗意,增强了全诗的悲叹基调。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西施》写在了《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是小说人物林黛玉所作。这一时期,贾府里已经呈现出了种种危机,“声威赫赫”的贾府,已是江河日下,濒临崩溃。而封建贵族阶级叛逆者林黛玉的思想,处处同封建正统思想格格不入。她的叛逆行动,同贾府的统治秩序和家世利益,直接冲突。贾府的卫道者们逐渐撕下了笼罩在家族骨肉关系之上的温情脉脉的纱幕,对她的冷淡与孤立也随之而加深,这虽然未能迫使她俯首屈从,却使她精神苦闷,感情抑郁,而又骨鲠在喉,无处倾吐。于是她便借《西施》这首诗言志,自我悲叹,以抒发早已郁积在内心的愤懑和理想。
相关诗词
-
河鲀之美唯西施乳得名旧矣而未有作诗者戏作此诗
吴王宫中半吴女,选入吴宫歌白苧。姑苏台上看西施,羞得红妆不歌舞。
-
五美吟·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
太白山人仙游吴越稔矣日者卜居吴兴而婚施氏妻妹予闻之辄诗嘲焉二首·其一
范子无端出五湖,西施并载有耶无。诗人只合莺莺伴,施家今是大姨夫。
-
水龙吟·次药房韵
西州玉局飞仙,霓裳曾侍槐龙翠。飞花丽句,雅音犹在,有人赓未。千载峨峰,一江川练,又练清气。叹瀛洲路近,刚风吹断,漫自有,凌霄意。草碧寒窗静里。折琼枝、小栏同倚。新吟婉美,西施态度,慵梳洗。按羽调丝,雪儿薄相,为君心醉。恨高楼暮隔,江城花暗,碧云遥睇。
-
续梅花百咏·其五·溪梅
谁识清标傍水滨,一枝映出两枝春。天生美质颜如玉,不向西施窃效颦。
-
闻客述施孝廉仁思双妾殉节事有感
...况有雪霜随风卷。儿女恨与英雄终,石烂海枯泪长满。忆昨乙未丁苦辛,青衫红粉俱灰尘。施君并挈西施去,一舸云烟远避秦。谁知浩劫出儒坑,竟作人间一陈人。世乱已拌名节轻,何期两美殉君身!君之侠骨肝胆粗,家无䃫石掷樗蒲。利刀时断纷缊絮,豪气能驱霹雳符。挥金买得...
-
彼美行送杨鬯侯归江南应举
苧萝彼美名西施,浣纱溪上花开时。香风吹入锦裙带,文章五色光离离。自矜昭质独殊众,轩车五两来何迟。春华秋实老颜色,夫尝一日颦蛾眉。昨夜银灯对明月,灯花爆出双琼枝。起来拜月望牛女,秋风有约遥相思。今岁槐黄通姓籍...
-
西施诗
高花岩外晓相鲜,幽鸟雨中啼不歇。红云飞过大江西,从此人间怨风月。
-
水仙子·和卢疏斋西湖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
西施
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