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古风
- 创作年代清末近现代初
相关诗词
-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其一》拼音版
西山吾故人,久别渴一访。潭柘稍阻深,戒坛致清旷。前游悔草草,梦想半已忘。有分及馀年,登巅骋秋望。见从得二子,济胜聊自壮。犹疑在故山,松月坐相向。此心本无住,所见孰真妄?闻梵各洒然,无为忆曩向。
-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其四》拼音版
晓寻观音洞,乃登极乐峰。洞深未穷底,峰峻淩空濛。峰后亦一洞,谓与浑河通。当年避兵人,千百来求容。众人一不见,从此丸泥封。我读壁上题,尽然声泪同。上述乱离状,下勘富贵空。谁将此时心,散作千声钟?回向忏我佛,冷冷西来风。
-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四》拼音版
冥搜兴未已,夕阳忽西下。湖光展轻縠,霞彩纷相射。伫望既忘疲,盘石更可藉。良会既巳逢,好景复堪诧。迫暝乃言旋,主人固相迓。儿童喜奔走,空庭期卜夜。鲜脍荐盈□,芳醴酌深斝。留宾意何穷,客子重致谢。泛月吾欲归,扁舟乞相借。
-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其四》拼音版
雨罢青枝犹袅袅,风馀紫燕故翩翩。垂帘竟日无馀事,庭草虽长不用鞭。
-
《春日杂兴十二首·其四》拼音版
夜夜燃薪暖絮衾,禺中一饭直千金。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
-
《送子遹至梅市而归》拼音版
梅市长堤怆别情,鲁墟归路当闲行。日沉菱浦看鱼跃,烟合菰丛闻獭鸣。蘸水门扉初半掩,拥桥炬火已先迎。停桡不奈清愁得,独倚阑干待月明。
-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八首·其八》拼音版
我行随处叩岩扉,觅得生薪旋燎衣。道士已骖鸾鹤去,山僧初自水云归。瓮头酒压松肪熟,盘里蔬供药汞肥。老觉论心须世外,溪阴回首尚依依。
-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八首·其七》拼音版
点点桃花糁绿苔,入门倚杖意悠哉。数声茶饭斋初散,一片溪云雨欲来。老宿龙钟嗟独在,高松磊砢忆新栽。世间万事俱难料,未死重游更几回。
-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八首·其六》拼音版
舆似鸡栖寄两竿,山程三月尚春寒。麦苗吐穗初成实,梅子生仁已带酸。买饭犹胜乞墦客,看耕僭学劝农官。还家莫道虚怀袖,笋蕨随宜亦满盘。
-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八首·其五》拼音版
我来恰值暮春初,昼漏微长小雨馀。苔蚀秦碑亡旧刻,龙归禹穴护遗书。燕巢已垒泥犹湿,花片虽残叶尚疏。到处不妨俱可乐,诗人为底爱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