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令·塞上风高

李纲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塞上(1)风高,渔阳(2)秋早。惆怅翠华(3)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4)消耗。念白衣(5)、金殿除恩(6),归黄阁、未成图报。

边境上朔风凌冽,北方的秋天来得特别的早,并早早地有了寒意。让人感到惆怅万分的是被金人掳掠而去的徽、钦二帝,至今没有任何消息。驿使来来往往,空自奔驰,可以凭递书信的大雁早已归尽,没有带来徽、钦二帝的半点消息 。想我曾是一介布衣,后考中进士蒙圣上金殿授官,于国家危难之时被任命为宰相,肩负重任。但却力未及施,谋未及用,图报君主的恩遇而未成。

谁信我、致主丹衷(1),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2)为霖,登坛作将,燕然(3)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4)天表。

有谁相信我对君主的一片丹心和衷情,感伤当世朝政的多变,让我空怀方、召之才,却得不到重用,无法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若我身在相位,我就要尽到一个宰相应尽的职责,为民着想。我若军权在握,我就要驱尽敌虏,收复国土,横扫燕然敌境。我将率领十万精兵,横行于胡地,奉迎徽、钦二宗回朝。

小提示:李纲《苏武令·塞上风高》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苏武令·塞上风高》是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李纲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作者思念宋徽宗、钦宗被虏北方,叹息自己还不能复仇雪耻,下片表达自己为国救民的抱负和抗敌必胜的信心。词中借典故抒情,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创作背景

《苏武令·塞上风高》这首词作于靖康之难后的南宋初年。南宋高宗即位之初,曾萌生抗金的志向,李纲也是在那个时候重新得到起用。他作为当时主战派的代表,一心想收复中原国土,建功立业。但高宗内心畏敌,只图苟安,并无抗金决心。不久,李纲就被投降派排挤罢相(1127年)。这首词大概是李纲罢相后写的,作者忠贞爱国的胸怀和济世救民的抱负得以充分展现。

李纲

李纲

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邵武)人。1112年(政和二年)进士。官至太常少卿。靖康元年,金兵初围开封,他坚决主战,阻止钦宗迁都,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击退金兵。后被贬。高宗时任宰相,主张用两河义军收复失地,在职七十余日即被罢,后任湖广宣抚使等职。为人刚直,志在为国,终于抑郁而终。谥“忠定”。他是宋代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其诗文同人品一样,光明磊落,雄浑雅健,爱国之情,英雄之气跃然纸上,非寻常文士可比。有《梁溪集》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