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覃]韵
- 创作年代明代
相关诗词
-
壬寅春访元明先生张隐君归赋
绣水云湖间,距城近十里。爰有石隐人,诛茅托于此。我欲访幽踪,披衣凌晨起。徐步乘春风,云树互迤逦。道旁问耕夫,云此草庐是。榆柳翳柴扉,竹石森阶戺。斯须先生...
-
题周翁画云槎图赠张隐君
昔有博望侯,凿空访河源。归谓中国人,青天半昆崙。
-
寄赠张隐君
仙人身著紫绮裘,昨者来自南陵州。南陵之山高百尺,中有叠嶂之危楼。烟光涌翠当碧落,石瀑飞嶂鸣清秋。庾公谢朓招不起,至今山水令人愁。飘然戏笙鹤,南过三湘去。落日下洞庭,长歌揽巫楚。楚王台榭杳霭间,青鸟飞去何时还。三十六天朱陵洞,七十二峰南岳山。娟娟绿萝裳,袅袅临流女。倏忽如飘风,白波愁日暮。重华之琴不复鼓,灵瑟年年泣秋雨。仙人自是留侯徒,口诵黄石相传书。左按钧天之广乐,右接奇肱之飞车。鱼龙掀舞明月下,坐使千古成须臾。我思仙人碧云里,再拜扬言惭仰视。瑶草春香石洞霞,白榆夜浸天河水。天河水流无尽时,织女秋鬓应成丝。...
-
为张茂才赠张将军时治艘南京
客言保障地,无复使君贤。
-
怀张隐君六子
故国风光早,惟应旅客知。野田挑菜日,村屋焙蚕时。隐隐渔家鼓,翻翻里社旗。庞眉旧邻叟,徙倚倍相思。
-
寄赠方隐君六首·其六
洞箫吹破岭云高,玉女峰前采碧桃。三十六天风露冷,临行解赠赤霜袍。
-
赠张琪君章
春风颇清识,评议登草木。燕麦与菟葵,种种承标目。如何桃李姿,结根滞空谷。我将俎豆之,折泄恐不欲。君且为此情,吾亦未免俗。
-
寄赠方隐君六首·其一
隐君家在九华山,夜夜春风吹佩环。双袖白云留不止,化为龙气满天关。
-
张隐君挽诗
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