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侯庙灾记
〔宋〕
郑之盗,有入樊侯(1)庙刳(2)神像之腹者。既而大风雨雹,近郑之田麦苗皆死。人咸骇曰:“侯怒而为之也。”
在郑州有个强盗闯入了樊侯庙中把樊哙神像的腹部剖开。不久,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冰雹,以至郑州近一带农民种的麦苗都被打死了。人们都很惊恐地说:“这是樊侯发怒,降下这场灾害。”
余谓樊侯本以屠狗立军功,佐(1)沛公(2)至成皇帝,位为列侯(3),邑食(4)舞阳,剖符(5)传封(6),与汉长久,《礼》所谓有功德于民则祀之者欤!
我认为,樊哙本是杀狗的屠夫,以后立了军功,辅佐沛公做皇帝,被封为侯,把舞阳定为封地,剖符作为封赐的凭证,世代相传,与汉代一样长久,这便是《礼记》上所说的“对百姓有功德的人便受到祭祀”。
舞阳距(1)郑既不远,又汉、楚常苦战荥阳、京、索间,亦侯平生提戈斩级(2)所立功处,故庙而食之宜矣。
他的食邑封地舞阳离郑州不远,而且汉、楚两军常在荥阳、京、索一带激战,郑州也是樊侯指挥征战杀敌立功的地方,所以立庙祭祀他是应该的。
方侯之参乘沛公,事危鸿门,振目一顾,使羽失气,其勇力足有过人者,故后世言雄武称樊将军,宜其聪明正直,有遗灵矣。
当樊侯给沛公当参乘的时候,在鸿门宴中的危急时刻,他瞪大眼睛,竟使楚霸王项羽害怕,可见他的勇猛与气力有着大大超过常人之处,因此后人讲到人英武勇猛时都会称赞樊哙将军,人们说他聪明正直,难怪死后会显灵。
然当盗之停仞(1)腹中,独不能保其心腹肾肠哉?而后贻怒于无罪之民,以骋其恣睢(2),何哉?岂生能万人敌,而死不能庇一躬邪!岂其灵不神于御盗,而反神于平民而骇其耳目邪!
但是,当强盗将刀插入他神像的肚子时,难道他连五脏都保不住吗?却把怒气发到无罪的百姓头上,来放任自己任意胡为,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活着的时候可以力敌万人,死了连自己的躯体也不能保护了吗?难道说他的威灵不能对盗贼显示,却反而对普通百姓显示?还使百姓为之惊恐吗?
风霆雨雹,天之所以震耀威罚有司者,而侯又得已滥用之邪?盖闻阴阳之气,怒则薄而为风霆,其不和之甚者凝结而为雹。方今岁且久旱,伏阴不兴,壮阳刚燥,疑有不和而凝结者,岂其适会民之自灾也邪?不然,则喑呜叱咤(1),使风驰霆击,则侯之威灵暴矣哉!
大风大雨、雷电冰雹,是上天用来显示威力、惩罚官吏的东西,樊侯能随便使用吗?听说阴阳二气,突然爆发会互相逼近才形成了雷电,当它们差异最大时便凝结成冰雹。目前,长期干旱,潜伏的阴气不能散发,而阳气却猛烈而干燥。我猜想一定是阴阳二气产生巨大差异凝结形成了冰雹,大概是它们正好碰到樊侯这件事,不然的话,樊哙大声怒吼,使得狂风大作,雷电交加,那么他的威灵就太厉害了。
小提示:欧阳修《樊侯庙灾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樊侯庙灾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主要为了破除迷信,针对荒唐可笑的“显灵”说,反复进行诘问和驳斥,有理有据,足以服人。但是文中承认自然灾害是上天惩戒政事失措的唯心观点,有其局限性。全文欲擒故纵,笔法灵巧;转折顿挫,气势逼人。结尾一句,似作退让,实含讥讽,更加显得余味无穷。
- 作品出处欧阳文忠公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樊侯庙灾记》这是一篇通过强盗闯入樊侯庙中,把樊哙神像的腹部剖开之事展开评论的文章。作者欧阳修所处的时代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灾异常以神灵迷信作解释。欧阳修向来反对迷信邪说,于是就以这个现象为出发点,展开驳论,写下了这篇文章。
相关诗词
-
次正夫宿留侯庙韵
龙飞景云从,林茂众鸟息。真人翔灞上,多士生王国。留侯豪杰士,乃独为所得。韩亡竟不去,汉兴愈厉策。不见马上功,奚多幕中画。眇焉视婴布,若数百与亿。鸿鹄已高飞,翩然敛归翼。堂堂高皇业,屹立如磐石。始卒如公者,是不惭庙食。载瞻水边祠,老桧寒更碧。
-
桓侯庙
君侯正气足千秋,江上祠堂剑佩留。武定荆梁推虎将,文成刁斗羡名流。云安故垒烽烟静,天目孤城甲马游。扶汉精灵犹未了,英风凛凛在神州。
-
桓侯庙
铜罗古渡蜀江东,多谢君侯赐顺风。愧我轻舟无一物,扬帆载石填崆峒。
-
过建成侯庙
鸣鸱古木末,饥鸟啄腐柯。下有黄侯宫,清风在藤萝。公昔为刺史,俗若闺门和。德铭颍人心,千载不可磨。至今奉如生,慢侮莫敢过。破祠望道路,丹檐独峨峨。春秋赛豚...
-
降旨巡抚阿里衮恤被偏灾及勘不成灾者檃括成诗
昨岁沐天恩,丰登遍寰宇。山右亦称稔,庶鲜饥寒苦。太原临晋蒲,间被水雹处。他如猗氏等,麦歉秋收普。偏灾例赈恤,知实沾恩否。其勘不成灾,讵免有穷户。省耕临晋疆,所过皆乐土。数县虽未经,民艰切心所。申命方伯臣,旬宣职惟汝。予恩汝其沛,勿遗无告者。行时岂...
-
灌口李侯庙
水患能除水利兴,遂于灌口阐神灵。县官报祀陈牲醴,使者函香拜庙庭。赫赫姓名昭史记,巍巍功德著图经。我来独爱询遗事,细读奎斋学士文。
-
降旨再加赈直隶并逮五分灾民其不成灾者亦与缓徵更命借给籽种毋误春耕
...为继。用是再沛恩,普加一月暨。五分极次贫,均沾俾无异。廉知课科法,五分缓徵税。四分不成灾,仍有输将事。畿辅连岁歉,民有日穷势。岂宜亟催呼,重为吾民累。勘不成灾者,概与缓徵既。更虑东作候,籽种犹艰致。贷予毋误耕,庶可有收企。凡此示大端,推行在群吏...
-
命直隶总督方观承恤去岁稍被偏灾及勘不成灾州县诗以示之
阖省多丰数县灾,丰宜庆幸灾宜哀。善为赈恤登衽席,庶免饥寒困草莱。莫谓一隅置度外,从知万姓望恩来。匪邻跸路何殊别,布泽还思遍八垓。
-
武侯庙
四海纷纷战伐馀,隆中宁使久安居。一心政拟扶王室,三顾幡然起草庐。夔府阵图应不改,锦城祠庙祇如初。至今留得唐碑在,裴子文章柳子书。
-
云阳张侯庙
张侯祠宇俯江滨,碧瓦朱檐锁白云。三国战争闻远略,千年史传著奇勋。香腾宝鼎祥光袅,风动旌旗翠影分。眺览不胜怀古意,摩挲石刻半苔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