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菊花二首·其一
〔宋〕
寂寞东篱(1)湿露华,依前金靥(2)照泥沙。
重阳后菊花虽然还带着湿露,鲜嫩可爱,但已经无人来赏。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与重阳前比并没有差异,还是金色的菊蕊照着地上的泥沙。世俗之人没有超脱的情趣,不解赏花,只知道看重阳节那一天的菊花。
小提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重阳后菊花二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两首诗借重阳节后的菊花抒写感受,第一首诗借看菊事刺世人庸俗,第二首诗借看菊事刺世人的势利。两首诗感从事生,不是凭空而来,感情抒发得自然明白,有其独到之处;然好作议论,求明畅,不尚含蓄,显出宋诗的特点。
第一首,起句先写重阳后的菊花无人观赏。“寂寞”,无人到来;“东篱”,特指菊花栽种之地;“湿露华”,菊花带着湿露,犹鲜嫩可爱。后三字与前二字对照,以见无人见赏的可惜,七字之中,自为比照,词意充实。第二句又申述菊花之美,与重阳前比较,进一步比照。“依前”,不异重阳之前;“金靥”,形容金黄色的菊蕊;“照泥沙”,光彩照地,然只独照泥沙,有伤叹之意。第三四句“世情儿女”指世俗之人;说他们没有超脱的情趣,即“无高韵”,所以只能应着节日故事,“看重阳一日”之“花”,实际上意在求福求寿,不解赏花。此诗借看菊事刺世人庸俗。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作者致仕家居石湖(今属江苏)时。宋代盛行在重阳赏菊之事。
相关诗词
-
齐前后舞歌二首·其一·前舞阶步歌
天挺圣哲,三方维纲。川岳伊宁,七曜重光。茂育万物,众庶咸康。道用潜通,仁施遐扬。德厚坤极,功高昊苍。舞象盛容,德以歌章。八音既节,龙跃凤翔。皇基永树,二仪等长。
-
梅花二首·其一
竹外篱边一树斜,可怜芳意自萌芽。也知春到先舒蕊,又被寒欺不放花。索笑几回惊岁晚,相思一夜绕天涯。直须待得垂垂发,踏月相携过酒家。
-
饮菊泉二首·其一
雨色岩花入牖斜,城中风景似山家。横琴不奏朱弦调,对菊惟看白玉花。
-
月夜葛氏墓饮酒与子重履仁同赋二首·其一
...幽宫。古人不可见,丰碑自穹窿。上题生前爵,下表没世功。辛勤名世图,岁久已尘蒙。剔藓三过读,漫灭不可终。人生本柔脆,所恃身后公。金石且复尔,浮云安足崇。
-
梅花二首·其一
莫嫌踪迹发寒穷,南国生涯论首功。道体不彰存白贲,心仁有造属黄中。隔烟如梦微微月,临水无言脉脉风。高尚难招我难远,为君频过小桥东。
-
料理瓶中杂花二首·其一
风日不能妨,春生几砚旁。群芳都在眼,先惜杏花殇。
-
看花二首·其一
雪鬓霜髭斗觉加,颠狂犹觅四娘家。已嗟命薄难禁得,何况都将乞与花。
-
梅花二首·其一
不问南枝与北枝,横斜疏影绕茆茨。山翁要探花开信,先报篮舆竹杖知。
-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其一
曾倚沉香作好妆,竹篱茅屋肯深藏。天寒翠袖留空谷,岁晚长眉闭上阳。投辖尚能来好事,着鞭应恐并馀芳。广平赋罢诗肩瘦,不为梅花恼石肠。
-
同王伯圻诸弟登眺宅后林谷茂郁可爱因题谷中松竹二首·其一
离离四五百竿竹,落落二三千尺松。深结秋阴应憩鹤,高蟠云气欲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