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唐〕
无着(3)天亲(4)弟与兄,嵩丘兰若(2)一峰晴。
无依无靠的亲兄弟,在嵩山寺庙中伴着一山的晴日。
食随鸣磬巢乌下,行踏空林落叶声。
在磬声和乌鸦的巢穴下吃斋,在空旷的树林伴着落叶的声音中行走。
迸水定侵香案湿,雨花应共石床平。
迸落的水花定然浸湿香案,飞溅的雨花应该能和石床齐平。
深洞长松何所有,俨然天竺(1)古先生(2)。
深邃的洞穴中,高大的松树旁有什么呢?仿佛看见了天竺国来的古先生。
小提示:王维《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交代高山、禅寺和修行的人,颔联写出了禅师兄弟朴静的精神面貌,颈联描写禅师兄弟的起居住处,尾联赞美禅师兄弟的修行境界。全诗构思精巧,章法整饬。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35年
创作背景
根据陈铁民《王维年谱》,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秋至二十三年(735)春作者在嵩山隐居期间。隐居嵩山期间,王维与嵩山上修行佛法的两兄弟交好,所以作《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这首诗送给他们。
相关诗词
-
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
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
-
寄题南华寺大鉴禅师
佛法来东旦,禅宗肇岭南。
-
萧处士挽诗
识达前人重,诗书后学师。艰危存大义,衰老见明时。溪舫秋云冷,泉台月夜悲。惟馀名姓在,光映史臣词。
-
萧氏石冈十景诗为省身赋·其九·吉祥庵
石冈清绝处,兰若傍岩开。年远僧稀少,经廊生绿苔。
-
题彭甥士淳梅花·其三
讲堂春永坐横经,绕席梅花相对清。想见长洲萧博士,往来吟咏共高情。
-
寄远法师兼柬南浦·其一
经年不到西兰若,清论常怀远法师。昨日过门阙迎送,一编高绝见风期。
-
馀姚陈处士挽诗
桂树生堂阶,秋霜悴其英。秋霜自恒化,能不怀芳馨。人无金石资,安得独长生。形质虽化尽,惟善远益称。缅彼林居士,素履笃幽贞。恂恂孝友德,坦坦君子行。推己务惠济,洁身谢浮云。一朝尽天年,奄兹三纪盈。松柏绕丘墓,凌云郁青青。终令怀德者,凭轼怆中情。
-
挽拙庵杨居士·其一
前辈晨星似,如公抑又希。榆边游已倦,菊径晚方归。听雨兄同老,冲天子欲飞。伤心弹指顷,一梦故人非。
-
过无锡见李元德祭酒·其二
恋树栖禽暖不飞,不如弓缴有危机。季鹰若悟莼鲈好,应悔江东不蚤归。
-
送法宝禅师
...辞扣。知止一何勇,随缘岂无复。丰台两禅子,三请期一觏。翩然挈瓶盂,百里往相就。古寺风雨馀,触目初邂逅。夙昔有静缘,欢然宛如旧。教我早自异,业成谁得救。世故已备尝,踌躇复何候。钻火勿停手,时来自渠透。殷勤礼白足,吾为太山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