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室记
〔宋〕
予幼师事先君(1)(苏辙之父,苏洵),听其言, 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2)其一二。 先君(1)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3), 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 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1)之遗言, 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我自幼向先父学习,听从他言语(的教诲),观察他做事的方式。现在我年纪大了,还能记得其中的一些。父亲平素不经营产业,(幸而家中)有一些田地,没有衣食之忧;有几千卷书,亲手编辑校对整理,(把它)留给子孙。(他)说:“读这些书籍,对内修养身心,对外管理他人,足够了。这是孔子遗留下来的教化方法。”父亲留下来的教诲,现在还在耳边回响。他遗留下来的书籍(仍)在木柜中,(我)要把它们再留给子孙,(如果子孙中)有能接受这些书并且践行其中的内容,我们的后代就差不多(很好了)。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 广之以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 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 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 能养而不伤耳。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1)之诏其君, 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而况余人乎?
孔子教化人的方法,是从如何洒水扫地这样的家务劳动、如何待人处事开始的,等到他们把这些都做好了,再用礼乐来反复说明,用读书来丰富提高。(所以)说:“道就在其中。仁者见到它,就能从中体会仁;智者见到它,就能从中发现智。颜回、闵子骞从这里得到的是德行,宰予、端木赐从这里得到的是言谈技巧,冉求、子路从这里得到的是为政本领,子游、子夏从这里得到的是文采,都是凭借他们自身的才能而成就自己。就像农夫开垦田地,种植草木,草木大小长短、甘辛咸苦,都是它们的本性使然,农民没有增加或减损什么,滋养它们而不伤害本性罢了。”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2);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 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 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 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 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孟子论学道之要曰:「必有事焉而勿正(3),心勿忘,勿助长也。心勿忘,则莫如学,必有事,则莫如读书。朝夕从事于读书,待其久而自得,则勿忘勿助之谓也。 譬之稼穑,以为无益而舍之,则不耘苗者也;助之长,则揠苗者也。」以孔孟之说考之, 乃得先君(1)之遗意。
孔子说:“(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么好学罢了。”像孔子这样的人尚且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自我提高完善,然后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古人知晓道理一定要通过学习,学习提高一定要通过读书。傅说告诫他的君主,也说:“向古训学习,才能有收获。”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小提示:苏辙《藏书室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种山亭藏李阳冰篆为李刑部作
秦相斯为玉筋篆,史籀省文苍颉变。历东西汉迄于隋,绝笔空无一人半。师承乃有唐阳冰,隔一千年与相见。俯仰流时穷元思,上出幡脚甘生之。直下不倒一缕墨,璎珞垂露金薤披。种山山人得古本,书易谦卦爻篆辞。不师其辞师其意,谦谦君子良我师。力猛格峻入篆室,号书中虎无愧色。悬之可作座右铭,义取贞吉中心得。惜哉琅琊邹峄之罘碑,斯乎斯乎侈颂秦功德。
-
次周所安寄短歌
...斗。当时不省生远愁,花下起舞回高秋。长松挂月出石岭,清夜醉倒东溪头。别来几度秋风发,却怪音书望中绝。行人马上念乡关,九月居庸洒飞雪。羡君一门如棣花,石室旧藏书五车。昨来寄我三百字,字墨矫矫犹翻鸦。我惭衰迈成漂泊,钓水耕山负前约。山林啸傲方日长,慎勿...
-
过河间府遇高阳刘思道乃吾乡先生元友严公之高弟自云旧藏公遗文若山水记等作类多遭乱散佚不存而山水记存者又以远而不得见慨念今夕
高阳白发老刘郎,旧是先生弟子行。文字尚传山水记,佩衿犹袭蕙兰芳。玉河坟古山藏雾,瀛海楼高月照霜。不尽殊方怀古意,因君惆怅忆江乡。
-
访阆州读书岩
从来廊庙出山林,师友相资好弟兄。料得至今风雨夜,山神犹记读书声。
-
书室杂兴四首·其三
老眼观细书,纷然黑花坠。不如袖手坐,嘿诵旧所记。但恨志弗强,编简颇失次。后身作书生,努力究此事。
-
书室杂兴四首·其二
衣多藏之笥,食馀积之囷。我享既有限,富亦岂胜贫。布褐本自温,笋蕨固已珍。君看梁伯鸾,寄食终其身。
-
居室甚隘而藏书颇富率终日不出户二首·其二
椰子微躯有百穷,平生风际转枯蓬。岂知蝉腹龟肠后,更寄蜂房蚁穴中。学俭久判羹不糁,惮烦惟欲寐无聪。积书充栋元无用,聊复吟哦答候虫。
-
居室甚隘而藏书颇富率终日不出户二首·其一
掩关小室动经旬,蠹简如山伴此身。百亿须弥藏粒芥,大千经卷寓微尘。危机已过犹惊顾,恶梦初回一欠伸。此段神通君会否,听风听雪待新春。
-
重游朱侍御园亭有感 其一
柱史名园谷水边,风流文雅冠当年。花间按舞低红袖,席上题诗斗绿笺。罨画高楼环水树,点苍奇石割云烟。独留丹笔藏书室,蛛网空梁燕垒前。
-
奉和世父新葺蕉室书斋即事二十二韵时将待对公车
...上祛。论文穷四部,裁赋吊三闾。岂谓衡茅下,悠然大隐居。宁教蓬户掩,未放酒樽虚。癖古摩周鼎,休粮嗜禹馀。将军多揖客,柱史秘藏书。灵运穷登眺,陈蕃倦扫除。斯人犹短褐,公等曳长裾。揽?方滋蕙,羹藜且刈蔬。征途将结驷,射策定巾车。落落嗟薪桂,劳劳羡散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