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唐〕
悠悠(1)辞鼎邑(2),去去(3)指金墉(4)。
怅然心忧告别了京邑,匆匆西去那小城金墉。
途路盈(1)千里,山川亘(2)百重。
路途遥遥哟足有千里,山川邈邈哟绵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1),云出本多峰。
大风狂呼啸漫卷大地,白云涛汹涌出自群峰。
郁郁(1)园中柳,亭亭(2)山上松。
茂盛的是那园中柔柳,直立的是那山上劲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1)独无从(2)。
客子的心情极不快乐,思乡的泪水流满面容。
小提示:杨炯《途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途中》是唐代诗人杨炯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抒发远行怀乡的哀愁和畏谗惧谤的忧思,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无所依托的极苦之情。诗的前两句写离开长安的情景;三、四句感叹路途遥远、行役艰难;五、六句由征途的艰险渲染胸中的波澜;七、八句借前人诗句写离别景物,突显诗人在逆境中坚贞的品质;最后两句写诗人乡泪独洒,孤苦无告,表现其精神上的寂寞和苦闷。这首诗写得清新刚健,气骨苍然,袭用古诗词句而自创新境,令人读之自然浑成。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杨炯因从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而受株连,于垂拱元年(685),贬为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司法参军。《途中》这首诗大概就是作于前往梓州的路途中。
相关诗词
-
将至临安途中偶成呈表叔陈给事去非
...遭乱。苍黄南山路,大雪将没骭。事定访田家,山花已如霰。燃薪代灯烛,新诗仰华绚。雨馀登近岭,春晴集两涧。彷佛纸坊山,泉石眼中见。形影一东西,音声阻河县。驽骀自拘挛,鸿鹄谢羁绊。俄瞻九天上,更觉斯文焕。鄙贱集亹深,十年两遭难。稠重荷顾存,凡庸辱推...
-
甲寅四月出都途中述怀次许星叔韵·其二
喔喔鸡声旅梦残,平心自觉世途宽。万重山向云中立,半夜潮曾海上看。还读从教商旧学,娱亲端不羡高官。同行幸有诗人在,牛耳先盟帜树坛。
-
途中漫兴
手承丹诏出京华,惊见途中景物嘉。官柳翠于桥下水,野桃红胜日边霞。客怀己觉尘埃苦,王事宁辞道路赊。野老亦知天使至,旋呼童仆煮清茶。
-
奉答雅均途中见寄二首·其一
浊流非猛激,无以顿澄明。此邑先膏润,今予力洁清。人皆疑矫行,君独照真诚。一得途中什,譊譊众口平。
-
自铅山归上饶途中感兴
来时积雪归途熟,暗中流换惊时节。所幸康宁九十亲,依然堂上垂华发。随意何当足甘旨,斑衣日戏慈颜悦。丈夫事业有用舍,穷通不必生分别。直须用力随处...
-
次韵高子文途中见寄
人生半在客途中,休著狂踪比断蓬。别后梦烦庄叟蝶,迩来书误子卿鸿。月同千里水云隔,天各一涯谈笑空。趁取重阳复诗社,要看红叶醉西风。
-
适武林途中作
道途奔走固然非,閒坐真空度岁时。谁解胸中无窒碍,两随造化不相讥。
-
途中呈立儒叔
小阮琵琶信陆沉,江湖何处觅知音。步兵莫作穷途哭,归去山中啸竹林。
-
贵阳道中
杨酋之后安奢酋,战骨平途行人愁。奇斧削成山势虬,寒云蔽天声飕飕,不知何处引箜篌。龙场一丞今在不,弃妇途中煎百忧。女儿夜半啼旦讴,闻之太息上笛楼。绝无本地人声喉,边臣镜里霜满头。行人为歌行役休,巴滇尽日若相酬。楚水吴山何日收,...
-
子贞及一舍弟送归途中口号
久客欣逢故里游,山中风景值清秋。怡怡切切偲偲处,指点归途去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