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寿
〔近代〕
【其一】
恰逢令节为生日,柏酒延年共举卮。
诸子情深殊可感,藐躬德薄不相宜。
新中国仅雏形具,大亚东惊怪影驰。
实现民权要努力,同登仁寿域何疑。
【其二】
我似老牛鞭不动,后推前挽总蹒跚。
愚公未惜移山力,壮士须怀断腕观。
大局隐忧为破坏,小民私祝是平安。
晨鸡屡作声喔喔,反复叮咛报夜阑。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谢寿》是诗人董必武先生于1944年1月2日,为答谢好友为其祝寿所写下的诗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谢意,同时体现出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于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怀。
- 作品出处董必武诗选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近代
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后期,蒋介石集团为了维持独裁统治,强化反动的国家机器,对人民采取高压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受到更大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局在周恩来、董必武的领导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战斗方式,把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合法斗争和地下斗争、统一战线中上层工作和群众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讲演会、纪念会、座谈会、聚餐会、祝寿会等多钟方式,积极开展了统战工作,团结了各阶层人士,争取了中间势力和地方实力派,为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推动国统区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做了大量工作。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44年元旦,中共中央指示南方局提前为董必武作六十大寿,并从延安发来贺电,对董老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元旦那天,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全体同志集会,祝贺董老六十大寿,重庆各界领导人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陶行知、邓初民、张申府等纷纷到会庆祝。大家在祝寿活动中,交换对时局的看法,磋商联合起来同国民党反动统治作斗争的策略,并利用祝寿机会,先后在《新华日报》上题词、作诗、撰文,歌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歌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赞誉董老几十年来为党为人民立下的历史功绩,从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
相关诗词
-
临江仙·和信守王道韵谢其为寿时仆作闽宪
记取年年为寿客,只今明月相随。莫教弦管便生衣。引壶觞自酌,须富贵何时。入手清风词更好,细书白茧乌丝。海山问我几时归。枣瓜如可啖,直欲觅安期。
-
寿谢山持礼垣封翁仲秦五十五
闽山何处是方壶,古木云林著谢敷。芝简并疏偕隐贵,艾年犹及服官呼。龙门创草千秋史,绛阙真形五岳图。綵服趋庭何以寿,谏垣一卷照青蒲。
-
为陈母谢夫人寿
光禄曾孙妇,徽音出谢家。光辉将九凤,洁白得三花。夫子同缃帙,诸生亦绛纱。堂前春献酒,不少是侯芭。
-
赠晚节谢表之寿
我亦与君同寿日,年年寿酒不同斟。未残篱菊凌霜晚,将进霞觞感岁侵。驻世百龄何用药,丹成九转只留心。薄田香稻今当熟,浊酒燃荆聊一吟。
-
齐天乐·寿谢丞
南墙槐竹风摇翠。欢声为谁吹起。水秀龟神,松清鹤健,人在蓬壶深处。金猊喷雾。睹鬓雪青归,脸霞红驻。一点寿星,分明光照梅花树。三年冰蘖清苦。这长生富贵,天应分付。经阅黄庭,鼎烹丹井,心事澹然如水。东山霖雨。正出洗太虚,未容别墅...
-
生日蒙天台叶太守崇礼诸公寄双鹿为寿谢
呦呦双鹿庆云堂,仙子驰来献寿觞。翘首天台在何许,桃花流水路茫茫。
-
寿谢母太孺人
板舆迢递海东仙,帝里恩光照寿筵。天近重阳才二日,人过七帙已三年。菊花泛酒黄封好,锦服趋庭綵戏便。一曲南山漫相祝,可酬当日柏舟篇。
-
金菊对芙蓉·四十自寿并寿内人
...思冀缺齐眉好,几年来、庑下劳春。我耻无闻,卿伤见恶,忧恨重重。回头坎坷途中。只如今相对,也算难逢。笑充囊诗卷,未救奇穷。谢卿莫漫羞贫贱,有云海、洗荡心胸。太冲娇女,渊明劣子,且醉花丛。
-
寿谢寄甥广文七十·其二
解组归田孝友敦,东山高卧古风存。不贪禄秩怀根本,惟爱诗书教子孙。寿相果然同佛相,德尊何止颂年尊。他时凤诏征梁灏,还与边韶腹笥扪。
-
寿谢使君象三
凤毛标格迥难齐,百里犹称枳棘栖。露酿江花符制锦,霜悬水镜渺燃犀。輶轩载笔书驯雉,闾井还淳似祝鸡。若向黑头论介寿,天章一道紫为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