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一传
〔清〕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1)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2)有至性。尝(3)语人曰:“士不立品(4)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5)奇其才,每试(6)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7)。家贫屋败(8),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9),或张敝盖(10)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12)(11)也。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他)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和抚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1)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2)。而会(3)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4)东遁,麾下狼兵(5)华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5)鏖战于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天一虽因为是文人而出名,但是却深刻沉着,足智多谋,特别受到同郡佥事金声的赏识。在那个时候,徽州一带盗匪很多,江天一便辅助佥事金声,用军队的办法团结组织乡里的年轻人,作好防守的打算。适逢张献忠攻破了武昌,总兵官左良玉向东逃跑,他部下那些广西土司的军队在半路上发生叛乱,所经过的地方放火抢劫。将要到达徽州时,徽州人非常震惊恐惧。佥事金声计议派兵去抵抗,把这件事委托给了天一。天一佩腰刀,裹头巾,黑夜里骑着马,率领一批勇士奔跑了几十里,与叛乱的广西土司军队在祁门进行激战,杀死了叛兵一大半人,夺取了他们所有的牛马和兵器,徽州城依赖这次战役而得以平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1),州县望风内附(2),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3)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4)。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5),诸县皆有阻隘(6)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7),其他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8)。已而(9)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10)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11),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12)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13)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清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被清兵攻破,各州县见势纷纷归附清朝,但徽州人民还是为明王朝坚守抵抗。六月,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听说江天一的名声,便委任他为监纪推官。在此之前,天一对佥事金声说:“徽州是个地势优越的地方,各县都有险要之处可以依赖,只是绩溪那一面正当交通要道,那里地势特别平坦,因此应该在那里建筑关口,多派兵驻守,以和别的县相互配合,夹制敌人。”于是在绩溪筑起了丛山关。不久,清兵攻打绩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点也不松懈。有时出城迎战,双方死伤大致不相上下。于是清兵用少数骑兵在绩溪牵制住江天一,而另外从新岭进攻。守岭的人先败逃了,绩溪城终于沦陷了。
大帅(1)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嘱(2)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3),欲释之,天一曰:“若(4)以我畏死也?我不死,祸且族(5)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女(6)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7)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8)勿为我母虑也。”至江宁(9),总督(10)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4)计,若(4)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11)。既至,大呼高皇帝(12)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清军的主将悬赏捉拿天一非常急迫。江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没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出门大叫:“我就是江天一!”于是被逮捕。清军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释放他。天一说:“你以为我怕死吗?我不死,灾祸将是全家被杀!”在营门口遇见了佥事金声,金声看着他说:“文石,你还有老母亲在,你不能死。”江天一笑着辞谢道:“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希望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到了南京,总督洪承畴想不问罪,江天一昂起头来说:“我为你考虑,还是把我杀了的好;我不死,必定再要起兵!”于是把他拖到通济门刑场。到了那里,江天一高呼“高皇帝”三遍,向南面一拜再拜,拜完,坐下来受刑。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叹流泪的。过了几天,天表去收殓天一的尸体,把他安葬了。而佥事金声也是在这一天被杀害的。
当狼兵(1)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3)怒,疏劾(4)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赍辨疏,诣阙(5)上之,复作《吁天说》(6),流涕诉诸贵人(7),其事始得白(8)。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9)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2)。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之(10)。
当广西土司的叛兵被江天一杀伤之后,凤阳总督马士英非常恼怒,向皇帝上奏章揭发徽州人拦杀官军的罪状,想致佥事金声于死地。江天一为此带着申辨金声无罪的奏章,赴朝廷递呈上;又写了《吁天说》,流着眼泪向掌权大臣申诉,这件事情才得以弄清楚。自从清兵与明王朝开战以来,前后训练乡兵三年,都在佥事金声的幕府中。当时,幕府中众多侠义之士号称精通兵法的有上百人,而金声只是推重天一,凡对内对外的机密大事,都取决于天一。后来天一竟然与金声同时牺牲。像天一这样的人,即便是古代义烈之士,也没有能超过他的。我是在翁汉津那里得知江天一的生平事迹的,于是替他写了这篇传记。
汪琬曰:方胜国(1)之末,新安(2)士大夫死忠者,有汪公伟(3)、凌公駉与佥事公三人,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4)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5)类如此。天一本名景,别自号石稼樵夫,翁君汉津云。
汪琬说:正当前朝的末期,新安的士大夫尽忠而死的有汪伟、凌駉与金声三人,而只有江天一是以生员的身份为国殉难的。我听说江天一游经淮安,淮安有个姓冯的民妇,割下自己的肝脏救活了她的婆婆,江天一得知后便请了许多有名的人写诗作文来表彰她,还想上奏章给朝廷,最后没有成功。这个人喜欢奇特、崇尚气节大致就象这样。天一本来名景,另外还自号“石嫁樵夫”,这也是翁汉颖说的。
小提示:汪琬《江天一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江天一传》出自《四库全书》,作者是清代初年散文家汪琬。文章表现了江天一不计贫贱的秉性以及以读书为乐的超然心态。
相关诗词
-
山中载酒用萧敬夫韵赋江涨
拍拍春风满面浮,出门一笑大江流。坐中狂客有醉白,物外闲人惟弈秋。晴抹雨妆总西子,日开云暝一滁州。忽传十万军声至,如在浙江亭上游。
-
鹧鸪天·一片伤心花影重
一片伤心花影重,美人初出晓云宫。帘前泥落常憎燕,鬓侧花摇数避蜂。钩月翠,晕潮红,倚烟欺雨咒东风。碧纱窗掩喁喁处,塞北江南春梦中。
-
海陵四咏·其一·岳王墩
精忠亘古仰功勋,残垒登临吊夕曛。半壁已无南宋土,一墩犹说岳家军。金焦对峙雄天障,江海平分靖寇氛。回首南都遗恨在,森森古柏鄂王坟。
-
思故乡第一百五十六
天地西江远,无家问死生。凉风起天末,万里故乡情。
-
临江仙·和王元勃韵
落日西风原上好,笛声谁奏伊凉。缓寻山径掇幽芳。平生真自许,江海老潜郎。最爱杯中浮蚁闹,鹅儿破壳娇黄。使君醉里是家乡。更追修禊帖,一咏一传觞。
-
慧和尚三绝·其一·传神
画我郎潜先帝时,而今白发渐参差。若交传入都人眼,疑汝前身妙善师。
-
西江月·大道古今一脉
大道古今一脉,圣人口口相传。奈何百姓不知焉。尽逐色声迷恋。在迩不须求远,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见。
-
再登天门洞不果
昨日黑探天门洞,两人缓步三人扶。石龛半嵌春屋古,青壁倒浸江天孤。焚香跏趺一僧瞑,引路出没双童呼。三年不见徒缥缈,独望颇欲吞江湖。归梦乍醒辄欲往,两脚已倦气力无。呜呼上山已叹气力无,何以跃马游京都。
-
梅花·其一
小小人家短短篱,冷香湿雪两三枝。寂寥竹外无穷思,正倚江天日暮时。
-
谢别王娄江先生再致期待之意
一鉴方塘一座亭,清虚佳致自天成。郎官不为观鱼乐,公事都将似水平。秋月弦歌盈里巷,春风桃李满江城。遥知骢马骧云日,截镫留鞭不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