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目录序
〔宋〕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乎?”
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秦、汉之起,二百四五十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 文学体裁序文
- 创作年代北宋
相关诗词
-
世说新语·谗险第三十二
...,内实劲侠。袁悦有口才,能短长说,亦有精理。始作谢玄参军,颇被礼遇。后丁艰,服除还都,唯赍战国策而已。语人曰:“少年时读论语、老子,又看庄、易,此皆是病痛事,当何所益邪?天下要物,正有战国策。”既下,说司马孝文王,大见亲待,几乱机轴。俄而见诛。孝武甚亲敬王...
-
《柳河东集》序
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三代之文,至战国而病,渉秦、汉复起。汉之文,至列国而病,唐兴复起。夫政痝而土裂,三光五嶽之气分。大音不完,故必混一而后大振。初,贞元中,上方嚮文章,昭回之光,下饰万物。天下文士争执所长,与时而奋,粲然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河东柳子厚,斯人望而敬者欤!子厚始以童子有竒名于贞元初,至九年,为名进士。十有九年,为材御史。二十有一年,以文章称首,入尚书,为礼部貟外郎。是岁,以疏隽少检获詘,出牧邵州。又谪佐永州。居十年,诏书徴,不用。遂为柳州刺史。五岁,不得召归。病...
-
阅战国策有感而言十首荆轲入秦
短匕当长剑,中柱不中王。八创酬太子,一笑谢田光。
-
跋王顺伯所藏欧公集古录序真迹
...临川无端汲古手,席卷欧家都奄有。岣山科斗不要论,峄山野火不经焚。尤家沈家喙如铁,未放临川第一勋。不知临川何许得尤物,集古序篇出真笔。遂初心妒口不言,君看跋语犹怅然。
-
教战守策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
-
亲旧问盗作诗四十韵以答之亦可备野史之录
我来自京师,己丑之十月。道之建剑间,行行遇兵卒。问之何为行,对言声哽咽。初只因临汀,盐商时出没。县官事张皇,星夜闻帅钺。帅出乃捕兵,此曹辄猖獗。加之江西寇,恃崄护巢穴。向来误杀降,贻祸今尤烈。合党肆纷披,交锋争桀黠。聚落四百村,室庐遭毁爇。转徙临昭阳,孤城危一发。帅方实归装,视此苦不切。惟漕暨庾台,协心图扑灭。移文责十连,义激词语辣。就檄刘权军,专城植铩?。又有一老尉,贾勇抗鸱鹘。赖此所居民,犹苟旦暮活。我闻此卒言,忧愤中肠热。及归抵吾庐,保伍亦团结。或恐汀邵寇,馀烬尚分裂。或疑鼠狗徒,乘间敢窃发。吾乡号乐...
-
过赵州战国苏秦受印绶处
伏诵阴符志不群,果然挟策动时君。金裘自惜悲秦道,意气于今震赵军。七国纵横三寸舌,千年事迹一碑文。我来忽有升沉感,立马旗亭落日曛。
-
蔡方伯用卿读余诗辄编成目录见寄因报是作
巴歌劳向郢人听,作者千秋大雅亭。内省握来兰是草,中郎书解石为经。缄珠每喜浮波白,镂玉惟看叠嶂青。国有太师今在粤,已从江海慰飘零。
-
虞美人·代简督伯和借战国策
要津去去无由据。已分平生负。拟将怀抱向谁开。万水千山、聊为借书来。玄都昼永闲难度。欲正书中句。黄琮丹璧已磨浓。发箧烦君、早送过桥东。
-
太史公自序
...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