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同谷县
〔唐〕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
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
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发同谷县》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的诗。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在从秦州前往同谷县的行程中,按所经路线写了十二首纪行诗。杜甫在同谷县住了一个月左右。当年冬天,他离开同谷前赴成都,在这次行程中,杜甫同样写了十二首纪行诗,这是第一首,是序诗。杜甫在同谷,衣食问题并未得解决,但他对同谷仍有好感,和发秦州时的心情不同。
相关诗词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三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东飞鴐鹅后鹙鸧,安得送我置汝旁。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五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
青县访同年亓暄岩明府话旧即日赋别二首·其二
草草相逢傍绿莎,匆匆又复唱骊歌。眼明北海情如此,心逐南宫老奈何。射雉台旁秋水阔,峭帆亭上柳枝多。殷勤折赠怜同调,勉拟乘槎一溯波。
-
青县访同年亓暄岩明府话旧即日赋别二首·其一
燕树齐云客梦牵,一朝邂逅茂林边。相将华发悲今日,珍重青衫忆往年。官阁芳尊新雨后,中峰明月故人前。因君转忆同门友,廿载浮沉十二年。
-
阳谷县遇赏祁之问林上庵却寄
赏生遇阳谷,为述君高迹。卖田结茅宇,乃在寒山东。设榻傍修竹,避人入深松。老僧语夜月,瘦鹤舞秋风。有酒能独饮,旧侣常不同。即与同饮者,道人浮海翁。书翻老庄子,作诗弗求工。齿豁发尚黑,食少肌犹丰。体气虽强健,颐养复有功。是为隐君子,悟道彻始终。我复世情深...
-
金谷诗序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二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六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四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