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移居东村作》是宋代诗人王庭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两句交待题中“移居”的地点与原因;三四句是叙事言怀,写初到的活动和感受,写居住的内景;五六句写住下之后外景的幽静;最后两句收束,是用古寺来强调东村山景实堪爱赏,且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全诗通过层层推进的手法,向读者展现出一幅避世的清幽环境,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娴静,曲折含蓄地道出移居偏地的快感。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宋代
创作背景
王庭珪秉性耿直,只做过茶陵丞之类的小官,且与上司不和,看到时世无道,便于宣和末,“无宦游意,学道著书,若将终焉邑有卢溪,筑草堂其上,乡人号卢溪先生。”(《宋名臣言行录》)《移居东村作》这首诗大概就作于其隐居避时之时,写诗人为避乱或逃避世俗干扰移居之事。
相关诗词
-
《觅润笔移居东亭》拼音版
迁徙东台作债台,出山避地两疑猜。无聊且觅丹青润,免使人间非分财。
-
《和叔父移居东斋》拼音版
去乡三十年,梦寐犹西土。阨穷未能归,谅亦君子固。结庐箕颍间,绝意为霖雨。聊清一室地,仅作跏趺处。迩来又谢客,不待羹轹金。西斋旧翳密,日宴窗先暮。东轩得爽嵦,真作禅侣住。陶潜采菊时,尚复有真趣。公今观此心,湛然忘客主。坐了一大缘,固已遗能所。
-
《偶过匏庵见东轩成留壁上》拼音版
吏静真成隐,居然市作郊。罅墙深嵌屋,危树巧安巢。竹老穿篱过,棋清隔院敲。一枝如可借,吾亦系吾匏。
-
《怡云楼歌为乐清鲍翁作》拼音版
...,下瞰巨壑通长流。浮云何悠悠,层岩列岫散复收。随风冉冉不盈寸,顷刻变幻不可求。荡胸引步却回首,日夕坐倚可以忘君忧。云来不作西郊雨,君亦长居东海陬。人生几何时,胡为滞此山之幽。世事恍惚无定所,白衣苍狗谁为谋。感兹遁迹向岩窟,少年有意今白头。浮云...
-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五·东田社鼓》拼音版
日之出,东田东。鼓填填,走社翁。刲肥羊,击壮豕。舞复歌,社神喜。但愿年年好风雨,侬衣有桑食有黍,长迎社神击社鼓。
-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七·南村书堆》拼音版
南村书屋书满车,南村书声声满家。读书不作村学究,身为郎官印如斗。如今秪合称书乡,不独书堆人姓张。
-
《东坡先生墓志铭》拼音版
...米,并义仓所有,皆以备来岁出粜。朝廷多从之,由是吴越之民复免流散。杭本江海之地,水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故井邑日富;及自居易复浚西湖,放水入运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干顷。然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开治,故湖水足用...
-
《为郭宗道祭酒题韩滉移居图》拼音版
田夫生长田间住,辛苦移家向何处?老牛带犊驴引驹,妇姑骑过前村去。牵衣裹儿囊在肩,瓠壶瓦缶悬蒲鞯。一童鬅鬙随左右,两髯伛偻相后先。新来茅屋徒四壁,东邻西邻不相识。种田未了主家租,又恐官司著差役。唐朝宰相韩晋公,念尔流离多困穷。当时落笔岂无意,正欲廊庙...
-
《八月接东村书闻遂移居盘阳以诗代柬赠答·其五》拼音版
秋山抱孤村,葺茅枕虎落。息肩匪恤劳,田家岁耕作。大夫能纬萧,娇儿罔纺缴。白马金当卢,看人返平乐。
-
《移居二首·其一》拼音版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