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
〔宋〕
投荒(1)万死鬓毛(2)斑(3),生入(4)瞿塘(5)滟滪关(6)。
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
未到江南(1)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小提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前二句化用柳宗元诗意及班超典故,显示诗人终于挣脱苦难、九死一生的庆幸,后二句写出渐近江南喜悦又深含苦涩的心情,情意恳挚。
- 作品出处山谷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1102年2月1日
创作背景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这组诗作于作者晚年时期。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被谪官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进入了一向被称为难于上青天的蜀地。到了元符元年(1098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宾)。在被流放的六年中,他处逆境而不屈,安然度之。元符三年(1100年),被放还。他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出四川。崇宁元年(1102年),他赴家乡分宁(今江西修水),从湖北沿江东下,途经岳阳,冒雨登岳阳楼,饱览湖光山色,写下这两首诗以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这时,他已被贬七年,流转在四川湖北一带,环境非常恶劣,又到了对于古人来说算是高龄的五十七岁。据任渊所作黄庭坚诗谱,此二诗手迹有跋云:“崇宁之元(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岳阳),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独上岳阳楼。”
相关诗词
-
九日登君山二首·其一
江上山光转寒翠,山崖望远此登楼。烟横白鸟过江去,三十三峰都是秋。
-
登楼望诸衲二首·其一
青山一半枕楼头,门对长江水自流。烟树望中添数衲,恐惊鸿雁下沧洲。
-
望庐山二首·其一
扁舟夜泊浔阳岸,隐约香炉五老巅。红叶天灯飞鸟外,白莲僧社断猿边。苍崖影合东林寺,银汉光连瀑布川。亦有宗雷违四想,千峰无路访群仙。
-
登君山二首·其一
径欲涉方壶,沧溟何太远。试登君山杪,直望苍梧晚。寂无纤尘动,迥快千里眼。胜境真少伦,仙山连禁苑。
-
九日登芦台怀于鳞元美兄弟明卿诸君子二首·其一
秋高葭菼大河回,病起层楼雨色开。沧海白云陪下榻,中原落日见停杯。一官已负陶潜兴,九辩谁怜宋玉才。因忆吾侪燕市里,每逢佳节便登台。
-
郑生至自泰山二首·其一
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有无丈人石,几许大夫松。海日低波鸟,岩雷起窟龙。谁言天下小,化外亦王封。
-
宿不老山二首·其一
未必催租能办诗,不妨扶老上烟霏。彭仙一去夜坛冷,老鹤不归云自飞。
-
自画吾松小昆山二首·其一
昆山虽婉变,却似鲁家丘。故作庐峰势,青天瀑布流。
-
游清源山二首·其一
取路非高足,入山力复馀。所长元有适,于计未为疏。高见群生扰,间看四体虚。堪嗟二亩半,促促邑中居。
-
上巳日游大慧寺后山二首·其一
...幽深。联珂遵城隩,肃轸逗河阴。春气柔且嘉,明霁旷遥寻。白日丽黄隰,惠飙荡芳林。况此中园丘,不异西山岑。萦阜上岩嵌,攒石下亏嵚。览物易成趣,即景纡登临。陟峻或拆秀,乘风时披襟。目施晞阳葩,耳夷悦候禽。留连尘外侣,放浪阿中吟。寝痾怅在昨,真蕴惬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