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
〔魏晋〕
在昔(1)闻南亩(2),当年竟未践(3)。
往日听说南亩田,未曾躬耕甚遗憾。
屡空既有人(1),春兴(2)岂自免?
我常贫困似颜回,春耕岂能袖手观?
夙晨装吾驾(1),启涂(2)情已缅(3)。
早晨备好我车马,上路我情已驰远。
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1)。
新春时节鸟欢鸣,和风不尽送亲善。
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1)。
荒芜小路覆寒草,人迹罕至地偏远。
是以植杖翁(1),悠然不复返(2)。
所以古时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迁。
即理(1)愧通识(2),所保(3)讵乃浅(4)。
此理愧对通达者,所保名节岂太浅?
小提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对田间劳动的欢乐进行描绘,通过怀古言志,反映出「忧道不忧贫」的志向难以实现,表达了决心效仿前贤,表现了对归耕田园的喜悦,远离污浊世俗,躬耕自给的决心。第一首诗写一年之始的春耕,展现了田野清新宜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隐而不仕的乐趣,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第二首诗认为像孔子那样「忧道不忧贫」未免高不可攀,难以企及,不如效法长沮、桀溺洁身守节,隐居力耕。诗中对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描写,十分生动传神,充满浓郁的情趣。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春天。据《栗里谱》记载:“有《始春怀古田舍》诗,当时自江陵归柴桑,复适京都宅,忧居家,思湓城,故有《怀古田舍》也。”这时诗人已经开始躬耕。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陶渊明三十六岁,入桓玄所辖州府任职。隆安五年(401年)冬,母丧返归,自此退职。元兴元年(402年),进占荆州的桓玄又进一步攻陷京师,称太尉,总揽朝政。国事无望,使陶渊明坚定了躬耕自资的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这两首诗便是陶渊明亲自参加春耕之后的作品。
相关诗词
-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其一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
岁暮书怀得风字二首·其二
衰至学无功,家乡是醉中。更无催老历,只有解酲风。日日添髭白,连连唤颊红。腾腾一沈去,直欲傲天工。
-
寄怀章裕宗二首·其一
柳烟花雨记春初,梦断江南半载馀。直到东篱黄菊放,故人才寄数行书。
-
古离别二首·其一
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其一
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
扬州怀古杂诗四首·其一
水调歌残翠黛消,几枝烟柳曳寒潮。隋家何限伤心事,第一休过廿四桥。
-
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其一
客里岁月晚,春生梅柳枝。弟兄嗟别久,儿女话归迟。拙直将安用,飞腾敢自期。老支刚笑我,底事作痴儿。
-
和刘府推中孚刘学录仲美诸君游金华山兼怀旷监州二首·其一
白旆横江事已非,烧馀林麓转稀微。山中殿古仙长在,云里庵成人未归。武姥漫遗苍玉佩,石人犹拥紫霞衣。兹游不尽怀贤感,鹤影萧萧月满扉。
-
古宫怨二首·其一
万年枝上月团团,一色珠衣立露寒。独有君王遥认得,扇开双尾簇红鸾。
-
南城席上闻筝怀张子渊二首·其一
春晴随意出南城,尊酒花前得共倾。留客强陪今日醉,听歌不似少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