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一卷·梁惠王上·第三节

先秦 孟子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梁惠(13)(1)曰:“寡人(2)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3)河内(4)(5),则移其民于河东(6),移其(7)河内(4)河东(6)(5)亦然(8)。察邻国之政,(12)(11)(9)寡人(2)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10)寡人(2)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对曰:“(14)好战(1)(8)战喻(2)(3)鼓之(4)兵刃既接(5),弃甲曳兵而(6)(7)百步而后止,(7)五十步而后止。(8)五十步(9)百步,则何如?”曰:“不可,(10)不百步耳,(11)(6)也。”曰:“(14)如知此,则(13)(12)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违农(8)(4)(5)不可胜食(6)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6)也;斧(7)(1)(8)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5)与鱼鳖不可胜食(6),材木不可胜用,(2)使民养生(9)丧死(10)(13)(3)(11)也。养生(9)丧死(10)(13)(3)(11)(14)(12)之始也。”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4)之宅,(5)(1)桑,五十者可(1)衣帛(6)矣。鸡豚狗彘之畜,(7)(2)失其(3),七十者可(1)食肉矣。百亩之田(8),勿(9)(3),数口之家,可(1)(7)(2)饥矣;(10)庠序之(11)(12)(1)孝悌之(13)颁白(14)者不负戴(15)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6)食肉,黎民(16)不饥不寒,然而不(17)者,未之有(18)也。”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5)(6)有饿莩而不知(7),人死,则曰:‘非我也,(8)也。’(1)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4)(3)(2)(9)(8)(10)天下之民至焉。”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小提示:孟子《孟子·第一卷·梁惠王上·第三节》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创作背景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孟子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前372—前289年),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