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防江卒六首·其三
〔宋〕
昨者邳(1)徐(2)表奏通,圣朝除吏遍山东。
日前邳徐地区向朝廷上表通道已经打开,圣明的朝廷派遣官吏遍布山东。
新来调卒防秋浦,又与山东报不同。
可是新近调遣叔祖来防御秋浦地方,又 跟山东所报告的形势不同。
小提示:刘克庄《赠防江卒六首·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赠防江卒六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诗。这六首诗约作于宋金嘉定和议签订前后。组诗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戍边士卒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以及他们在声声慨叹中衰老的悲剧心理,生动逼真地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揭露了将帅的昏庸无能,对戍边士卒的悲惨命运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全诗写得深沉激壮,发人深省。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赠防江卒六首》这组诗共六首,当作于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宋金嘉定和议前后。南宋与金,以淮水为界,因此江淮之间实为抵御金兵的前线,保卫京城的屏障。从嘉泰四年(1204)宋韩侂胄定议伐金,一直到嘉定十七年(1224)宋金议和,这二十年中,双方经常发生战争,互有胜负。韩侂胄在军事条件准备得很不充分的情况下,举兵北伐以致被金兵反扑过来,直到江边。诗人刘克庄激于爱国热情,对边境情况以及国家在军事方面存在的危机非常担心,《赠防江卒六首》正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诗中“居深禁”的“明时颇牧”,可能就是指的这位权臣。
刘克庄写这组诗的目的恐怕正如杜甫《诸将》中所说的“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因此题曰“赠防江卒”,实是赠守边将,希望他们幡然悔悟,加强边防,抗击敌人,做一个周瑜谢安式的将领,打一场赤壁、淝水之战似的胜仗。
相关诗词
-
赠滦江公十首·其三
关辅比多事,钦公能自绥。养寇盖往昔,弭乱岂今䚹。崇货狎卑吏,饰貌忘远规。公来屏笑色,事至任安危。素衷物莫浼,逸驾古所窥。虽有麛裘谤,倏动赤舄悲。所以丈夫行,不与流俗随。
-
赠滦江公十首·其六
披丛憩轩下,抚卷辄中惭。笑我伎微薄,无能续高骖。缅思雄咏侈,一发连数函。咀嚼味逾隽,咏叹诚所耽。赠瑶似刘傅,酬德怅庐参。清风溘将远,鄙志揆岂堪。那知邂逅际,复送旌旆南。
-
赠滦江公十首·其九
悠悠长安道,车骑纷如云。父老泣相谓,童稚声欲吞。借问道傍士,述答甚慇勤。三秦失慈母,黔首怀使君。饯送顺心意,昊天安肯闻。徘徊玩此语,感嘅异前云。不睹泽门诵,焉契章甫文。
-
客怀六首·其三
水耨方閒即火耕,土风遥识楚江程。汀花冉冉凫鹥色,岸柳阴阴布谷声。
-
赠王文熙五首·其三
昔子往恒山,仓卒不我辞。朅从恒山至,鞶绖何累累。素室曜朱火,哀哀读丧仪。一读一长号,再读声转悲。咄嗟荼苦心,逝者宁见知。
-
题画六首·其三
十月山城雾雨收,江南春浅类清秋。窗前觅得新成句,木叶萧萧杂水流。
-
请告六首·其三
巳办轻帆展晓云,东来花信渐纷纷。社前拟换江村酒,解得银鱼未可焚。
-
和说岩先生见寄绝句次韵六首·其三
交谊元非白首新,偶缘身厌软红尘。才疏未是嵇康比,何忍将书绝故人。
-
送王比部元美使江南六首·其六
大江中断是金山,山上瑶华尔独攀。明月天高秋万里,何人不作弄珠还。
-
寄赠方隐君六首·其六
洞箫吹破岭云高,玉女峰前采碧桃。三十六天风露冷,临行解赠赤霜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