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披见文公
〔先秦〕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
吕甥、郤芮害怕受到威逼,要焚烧晋文公的宫室而杀死文公。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训斥他,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的战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来了。后来我逃到狄国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天就到了。虽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样快呢?在蒲城被你斩断的那只袖口还在。你就走吧!”
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披回答说:“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为君之道。如果还没有懂,恐怕您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尽多大的力量。您当时是蒲人或狄人,对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您即位为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蒲、狄那样的事件吗?从前齐桓公抛弃射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您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您下驱逐的命令?这样,要逃走的人就会很多了,岂只受刑的小臣我一人?”
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于是文公接见了披,他把即将发生的叛乱报告了文公。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晤商量应付的办法。三月的最后一天,晋文公的宫室果然被烧。瑕甥、郤芮没有捉到文公,于是逃跑到黄河边上,秦穆公诱他们过河把他们杀了。
小提示:左丘明《寺人披见文公》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寺人披见文公》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创作的记叙文,该文写寺人披说服了晋文公,使得国家又避免了一场动乱的经过。文章语句简短,情见乎辞,反诘的错综运用和命令的语气,更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创作背景
晋文公元年(鲁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晋国大臣吕甥、邵芮密谋纵火烧死晋文公。宣官寺人披得知此事后,求见晋文公。寺人披此前曾两次刺杀文公,文公不想见他。后经寺人披一番合情人理的辩白,文公才答应接见他。寺人披告诉文公吕甥和部芮的阴谋,这才避免了一场祸乱的发生。左丘明为了宣扬为君者的美德,写下此篇。
相关诗词
-
同钝庵诸公吊李侍御墓
...。土地颇高肥,泉流亦甘美。昔人爱此民风和,王公薤露时来歌。谁知兴废眼前事,旧坟渐少新坟多。杨生一乡彦,考盘在空谷。官田时趁雨中耕,父书夜向灯前读。乐庵之墓屋东头,人物吾邦第一流。杨生怀贤悯芜秽,有时岁事来恭修。斯文在斯人,斯人不可作。我欲荐梅花,梅花已...
-
王祈伊中秋不见月四首·其二
家家望月试停杯,怪底浓云拨不开。身入广寒人不见,却从袖里裹将来。
-
伍相公庙丁亥被燬
...施,愤怒激烈忘君臣。堂堂庙食几千祀,一夕化作风中尘。吴山落照秋风老,草木黤惨无馀春。天道茫茫忽今古,世事渺渺如云轮。芦中人,芦中人,生为公相死为神。何时拔刀斫鲙痛饮松江醇。
-
人日竹堂看梅
今年春色早,人日见梅花。香入禅房静,影随初月斜。折来乌几乱,看去白云赊。东阁无由到,诗成惠远家。
-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一
浊世公子何翩翩,风流丘壑妙当年。无端却被邻娃恼,不废啸歌犹自贤。
-
五人墓碑记
...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
-
魏公子列传
...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
-
左忠毅公逸事
...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
-
论语十二章(高中课文)
...·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其三·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其四·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五·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六·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