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子微重建紫阳书院诗卷
〔明〕
紫阳重首建,谁能识本源。
当时韩太守,皂盖朱两轓。
枫宸御华札,字大玻瓈盆。
魏侯瞠若后,补葺心力烦。
奈何遭水厄,维舟入市门。
尚遗文公像,冠冕巍然存。
吾家竹山叟,移置城之墩。
微云出暝壑,层澜汎晴轩。
华构等贝阙,星辰手可扪。
朝夕杂弦诵,春秋荐兰荪。
谅惟德不泯,应有归来魂。
嗟哉壬辰变,逆燹天地昏。
荒基化榛莽,野牧羔与豚。
乌聊蟺蜿势,椎凿断石根。
庚子冬十月,部使涪翁孙。
兴创颛己任,啧啧极口论。
仲也罔报效,三谒候晨昏。
公骑青骢马,从吏相骏奔。
东关古郡学,彼此贻后昆。
疆界勿楚越,大家剖篱藩。
胡君贰岩邑,奉母勤凊温。
堂前自茁笋,堂北更树萱。
妻儿常冻馁,憔悴未忍言。
奇勋著精舍,两庑翼高垣。
祠中师弟子,向坐道益尊。
之侨始未信,众议何喧喧。
而今幸竣事,碑刻龟趺蹲。
诸生尽稽首,敢忘再造恩。
我老功不与,长揖三槐村。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元]韵
-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赠陈养吾二首·其二
翠屏轩
答仁表贤友
走笔戏赠张文鼎墨梅
同里吴仲机聚石族于窗外被之以菖蒲濯之以涟漪而象诸山焉大夫士咸咏歌之珠玉盈帙里人程仁表以仲机命来徵诗予养痾之日已久愧笔砚荒
仆自已夘留宣城庚辰留容山辛巳留建邺壬午留槐堂凡四历重九不预茱萸之会诗寄家兄敏仲友人定夫一笑
相关诗词
-
移居紫阳书院作·其一
旧游过眼总云烟,又向吴中借一廛。韩愈偶成进学解,屈原聊赋卜居篇。高登坛坫虽非分,暂寄琴书亦是缘。输与兴公清福好,好山刚对讲堂前。
-
移居紫阳书院作·其二
昔年曾此公壶觞,三十年来半已忘。忽向雪泥重闻讯,剧怜泡影太悤忙。乌衣零落门庭换,铜狄摩挲感慨长。剩有当年旧宾客,天留老眼看兴亡。
-
紫阳书院题句沈德潜主紫阳书院为乞额因颜之曰白鹿遗规并成是什
...贤,菁莪廑即俊。矧兹文雅都,造士方应慎。书院号紫阳,义盖由慕蔺。德潜纵悬车,乡教犹能振。乞我四字额,更无他语训。白鹿有芳规,气贵消鄙吝。学非养贫地,贫乃士之分。学复不重华,华乃实之衅。功或亏一篑,山弗成九仞。诗虽夙所眈,不足示后进。努力崇实修,佐我休...
-
过紫阳书院示诸生
士惟首四民,名在副其真。道重继濂洛,地宁拘歙闽。研精味经训,晰理守彝伦。莫漫虚车饰,吾方企化淳。
-
过紫阳书院叠旧作韵
书院邻泮宫,讲学兴贤俊。斯惟储材地,董率尤当慎。潜老宏章继,相让如廉蔺。章更闽中人,紫阳道应振。性理无奇言,躬行敦至训。人已审所为,改过要不吝。去华以就实,素位惟守分。克已苟弗力,外染将乘衅。适因礼至圣,宫墙...
-
紫阳书院
千载山堂倚故墟,儿童能识紫阳朱。乡贤依附襟裾末,县令周旋俎豆馀。恩典近延徽国谱,奎文犹刻理宗书。平生学道全无似,九拜趍庭愧小儒。
-
嵩阳书院诗
束发从政事,佩绶曳长裾。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卢。章圣旌隐君,此地搆宏居。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疲民悉按...
-
题紫阳书屋画卷为鲍掾
朱子道鸣濂洛后,紫阳山并华嵩高。生民不被当时泽,从祀方从后世褒。封事万言焚谏藁,棹歌九曲付渔舠。看君图画增予感,千里云林怅望劳。
-
云津书院诗卷三首·其一
昔人黄卷青灯处,沧海桑田几变更。独有龙洲洲上水,东流还作诵弦声。
-
武夷紫阳书院赠朱山人
先业依青嶂,开轩独隐居。石田耕水月,芒履混樵渔。万壑自吹笛,孤灯时读书。结庐倘相许,同钓九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