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院题名记

司马光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古者(3)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4),无不得(5)(3)者。汉兴以来,始置官(6)

古时候没有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工匠、商贩,都可以进谏规劝君王。汉朝以来,才开始设置了谏官的职位。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1)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2)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3)於名者,犹汲汲(3)於利也,其间相(4)何远哉!

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老百姓、国家社稷的得失利弊,都聚在谏官一个人身上,让他指出来,他担当的责任相当重要啊!担任这一官职的,应当注意国家重要方面的事情,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着想而不要一心只为自己。那些在获取名声方面急切的人,一定也会热衷于利益,这样与真正的谏官其中的差距有多远呢?

天禧(1)初,真宗(2)(3)置谏官六员,(4)其职事。庆历(5)中,钱君(6)始书其名於(7),光恐久而漫灭(8)嘉祐(9)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天禧初年的时候,宋真宗下诏书设立了六名谏官,规定了他们进谏的职责。宋代庆历年间,钱君才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他们的名字会磨灭掉,在嘉祐八年的时候,又将谏官的名字刻在了石头上。后来的人就可以指着他们的名字议论说: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

呜呼!可不(1)哉!

哎,我们难道可以不为之警戒惧怕吗?

小提示:司马光《谏院题名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谏院题名记》是北宋文学家司马光于嘉祐八年(106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该散文叙述了谏官的来历,阐明了谏官的责任和应具备的品德以及谏官石刻的由来,告诫谏官们要恪尽职守。全文结构简短,层次鲜明,笔锋犀利。

创作背景

嘉祐八年(1063年),作者为了增强谏官们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警惧感,便派人在谏院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下了所有谏官的名字,并撰《谏院题名记》记述了这件事。

司马光

司马光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湅水乡人,世称湅水先生。宝元进士。宋仁宗末期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不久调任西京御史台。哲宗即位,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废除新法。任宰相八个月后病死。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撰有《资治通鉴》,另有《司马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